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中华大帝国> 第二十八章 鸟尽

第二十八章 鸟尽

收益的皇帝宝座来说成本—收益情况确定出一个分离条件皇帝们只能简单地根据某个信号直接判断。那有什么信号又能让皇帝识别出奸臣呢?

人们先想到的就是加强惩罚威胁力度诸如灭九族、凌迟等处罚手段这样有风险规避行为的人会选择不造反。不过当皇帝地收益是如此之高。风险爱好者在有机会时总是会去尝试一下地。而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是风险爱好者若不然谁会去“提着脑袋干革命” 呢?

真正要造反的人对皇帝也照样会毕恭毕敬。安禄山对唐明皇地肚里只有一颗赤心的绝对服从令人记忆犹新这个信号没有任何意义。那能否逆向思维。认为敢和皇帝争辩地就是忠臣不敢争的就是奸臣呢?可惜。历史上地权臣是敢和皇帝争辩地。不敢争的依然是忠奸难辨。

每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功臣集团中分离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地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为此皇帝们自然有自己地分离信号来进行分离。将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确保江山永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在不能辨别忠奸时皇帝们选择了实际上也只能是这样一个分离信号:

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把有能力造反地杀掉。剩下地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了。每一代皇帝都面临同样地困境。面临着同样唯一地选择。最后都作出了同样地选择让我们后人了见识了一幕幕闹剧。不要问你想做什么而要问你能做什么。功臣们天然有罪谁让他们有能力造反呢。学者们说中国是外儒内法至少在对待功臣上这话是对的所有的皇帝奉行地都是防功臣像防贼一样的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

而在这一点上。宋太祖的历史性功绩就是不流血地解除兵权历史上“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一方案的经典案例。应该承认。这一方案是极好地。让很大一部分功臣丧失动政变地能力。但对一个掌握过权力地人来说。这种政治生命的自杀却不是一件容易选择地事情。而且对那些有极高威望的开国功臣来说。只是交出兵权仍然不可能让上头放心。

比如韩信汉朝建国之初他就被废为淮阴侯兵权尽无。呆在长安无所事事。即使这样韩信最后也被灭三族。又如李世民由于唐朝实行府兵制。李世民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