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第4章【安史之乱4】

第4章【安史之乱4】

虽然庄贾和妃子都得到国君的宠爱,但因为触犯军纪都难逃一死。

张九龄苦口婆心的话并没有说服李隆基,因为骁勇善战的安禄山令李隆基突然动了恻隐之心。

虽然李隆基对待自己的弟弟和儿子有时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冷酷与无情,可是他对于臣子一向比较宽厚仁慈。

李隆基不忍斩杀安禄山,决定免去他的官职,以普通战士的身份在军中效力。

对此,张九龄自然难以接受,因为他想要通过斩杀贪功冒进的安禄山来警示那些因贪恋战功而擅开战事的边将们。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平,而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将领们要为帝国的前途命运而战,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战!

“性格决定命运”,而张九龄刚直不阿的性格决定了他最终悲剧性的命运,因为此时的李隆基已经不是即位之初那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了。

即使在政治最为开明的开元初期,李隆基也绝非史书中描写的那样从谏如流。我们从开元名相姚崇与宋璟的人生际遇中便可窥测一二。

人们提到开元盛世总会想起姚崇与宋璟这两位宰相,可是两人的宰相任期都只有三年零两个月。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源乾曜,他有两次担任宰相的经历,第一次只干了三个月,但他却从中悟出了政治的真谛,所以他的第二个任期长达九年零六个月。

源乾曜的诀窍就是与世无争,得过且过。这不仅让我们想起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言;工作不突出。业绩不突出,腰间盘突出。”

源乾曜的做法自然让正直的臣子所不齿。可是现实总是充斥着无奈。

望着固执己见的张九龄,李隆基的心中颇为不悦,突然莫名其妙地说:“爱卿难道像王夷甫识石勒那样仅凭一面之缘便臆断安禄山日后肯定难以控制吗?”

“王夷甫识石勒”是一个流传甚广的经典故事。

西晋时期,十四岁的石勒在洛阳城上东门贩卖货物。他的吆喝声传入了途经此处的王夷甫(即王衍)的耳中。

王夷甫对左右说:“刚才那个胡人有奇志,恐怕日后将成为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

崇尚玄学的王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