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商业三国>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十四节 尊严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十四节 尊严

兴平元年六月二十日(大汉历公元月2历表述为,甲申年辛末月甲午日庚。

午时,这一天,中国历史上另一大有名的灾难准时在北方爆,那就是,兴平大蝗灾。

当时,南方爆了大瘟疫,北方同时爆了兴平大蝗灾,这一蝗灾起始于兴平元年,终止于建安初年,横跨了整个兴平年号,故此,称为兴平大蝗灾。

当时,史书对此记载道:“六月,蝗虫起,百姓大饥,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

也就是说,当时北方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那些被吃完的人,他们的尸骸没有人收拢,被弃置在街道上,露出森森白骨,整个城市都是人肉味――怎一个惨字了得。

史书在描写到这一段时,进一步补充道:“天生万物百谷,以给民用,天地之性人为贵,今蝗虫四起,此谓国多邪人,朝无忠臣,虫与民争食,居位食禄如虫矣,不救,致兵起,其救也,举有道置于位,命诸侯试明经,此消灾也。”书中认为,朝无忠臣,则虫与民争食,只有让各路诸侯多读书――最好是读儒家的经文――蝗虫听到这儒家的仁义道德,就会自动消失。

易经中表述到:“视之不明,是谓不(此字上折下心代汉语词典》未获),时则有草妖,时则有嬴虫之孽,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嬴虫,就是古代对蝗虫的称呼,蝗灾作德”不彰,“是杀太子之象也。”

军阀混战,百姓饥不择食,家园毁灭,为官不想着怎样消灭蝗虫,怎样赈济灾民,反而研究这灾害与什么道德有关,这样的历史也太荒谬了。

历史上,中国平均每六年来一次大小蝗灾,若是蝗虫灾预示着“杀太子”,那皇帝连生养都来不及呀。

当时,蝗虫自凉州开始作,当蝗虫迁徙进入中原时,灾害已一不可收拾,兴平元年六月二十日,蝗虫进入兖州境内,紧接着,蝗虫开始向泰山,向青州、冀州进,当日,刘备紧急下令,各郡县征召的人马,即刻各回各县,进行抢收保粮。

与此同时,兖州,吕布的兵马也因这巨变停止了扩张的势头。

历史上,如果没有兴平蝗灾,也许曹操就提前消失在乱世中,正因为蝗灾,吕布停止了对奄奄一息的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