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882章

第882章

“像是今天所用的大黄牡丹皮汤,就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不用开刀的。”方默南笑着说道。

“人们常说中医治本,见效慢;西医治标,见效快。”方爸修长地双腿交叠,斜靠着车厢上。“一直以来,对于中药治疗疾病普遍存在这么一种观点,就是中医中药只能治疗慢性久病,面对急症重症,中药则束手无策。这种看法来源于人们的惯性思维。

西药进来后表现出对急重症治疗的强大优势,而相比之下,由于中药的可变因素极多,又无有效控制质量的标准和手段,主要靠老大夫的经验之谈。就直接导致中医药重现性极差等问题,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只有西药才能治急症。”

“中药治疗急症的例子从古至今数不胜数。早在汉代,张仲景即在其医学著作中创制了名方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抵当汤、大小柴胡汤、四逆汤,皆为后世急症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就更多了,中药不仅可以治疗急症,而且疗效显著,并不亚于西药。”方默南笑道。

“治病有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之分。前者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后者用药目的在于消除疾病症状。前者在治疗医学和预防医学均具有更重要意义,但两者之间往往无严格界限。”方默南顿了一下接着道,“从中医角度讲,称为治本与治标。治标与治本是辩证关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一般来说,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更重要。治标为治本创造条件;治本是从源头上治理。治本是治标的根本所在,不治本光治标,治标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治标可以创造治本的条件,治本可以巩固治标的成果。所以要标本兼治、综合医治。”

方爸摩挲着下巴道,“其实不是当今的中医、中药理论有问题,而是当今对症下药的‘药’出了问题。先辈所用的药,从药的采集-炮制-使用的全部过程的来看。医生都参与其中或是在旁监督。换句话说,医生对他使用的药的‘性’和‘味’把握程度都很高。

而由于当今社会劳动的大分工,分工细化。制药师傅和医生完全分开。

中药的采集、炮制、销售、购买、使用,医生不可能从始至终地参与和监督。对药的‘性’和‘味’的把握只是在其理论上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