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四十四章 誓师北伐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四十四章 誓师北伐

事,李隽倒不放在心上,李庭芝地说法非常简单“皇上,北伐中原是华夏儿女百年心愿。今日方才成真,这不仅仅是一段屈辱历史的终结,还是一段新历史的开创。金者,吉祥之意也,当此大好时日,非金不能明意。当然。皇上圣明之君,雄材大略,不会束缚于此种寓意,但这是满朝臣子的心意,也是华夏儿女的心愿,皇上圣明之君断不会不满足民愿。”

他的话代表满朝文武的意愿,李隽也不好却众人之盛意,才有这副金盔金甲。李隽穿在身上果是不凡,比起平日里威风了十二分。

李隽骑在白马上,策马而来。李庭芝。文天祥。6秀夫,张世杰。高达,欧军行这些文武大臣紧随其后。在他们身后是段干木率领下的一众侍卫。

象北伐中原这样地盛事,千百年也难遇上一次,李庭芝,文天祥,6秀夫他们这些文臣虽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也要忙里抽闲来参加这一盛事。要是不参加,那定然是终身的遗憾。南宋百年积弱,留给臣子们,留给后人的遗憾已经够多了,能少就少点。

李隽自然是明白他们的心情,也不好阻止,任由他们随军前来参加这一盛事。

在将士们热切的目光中,李隽来到阵前,一拉马缰,白马立时停了下来。此时的李隽,他地每一个动作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倒不是李隽的帝王之气,更不是李隽刻意修饰,而是因为今天这样的盛事是在李隽一手推动之下完成的。要是没有李隽,不要说北伐中原这样的盛事,临安早在几年前就丢掉了,南宋早已灭亡了。当此盛事到来之际,作为盛事最有力的推动者和缔造者,李隽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比起平日里要高上十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给将士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铭刻在将士们地心目中。

李隽并没有马上表战前演说,而是静静地看着将士们,心中生出无限地感慨,想想当初,蒙古大军兵临临安城下,谢道清出于“人道” 已经给群臣了“路费”(应该叫遣散费才对),整个临安乱得一团糟。在当时,能不能保住临安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北伐中原,光复河山这样的大事,连个念头都没有。

而现在,这一留传了千年地遗憾,终于要在自己的推动下被终结,李隽心中也是感慨无限,忍不住脱口吟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