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四十章 针锋相对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四十章 针锋相对

兵拥有更加丰富的实战经验,臣可以预料,在中原大战时。南朝地炮兵必然会给置于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大规模运用炮兵对我有生力量实施毁灭性的打击将是南朝追求的用兵境界。”

“对于炮兵的问题,巴布尔的分析非常透彻,朕也是这么认为。”忽必烈再次深表赞同,道:“朕虽然加大了投入,赶造火炮。培训了不少炮兵,但是和南朝经历过实战的炮兵比起来还存在差距。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用不好,只要我们用得好了,其效果依然不错。”忽必烈就是忽必烈,一语道出了运用之妙地好处。无论怎样先进的装备,要是运用不得其法,根本就挥不出威力。即使装备差些,运用得好,取得一场大胜也不是不可能。这点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坦克性能远远不如英法联军,但是德国在闪电战思想指导下。从阿登地区进行突破,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二十四天内打垮数百万英法联军,逼使法国投降。

巴布尔分析道:“炮兵固然犀利,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机动性能差,动输不方便,要想对我朝的有生力量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必然要集结大量地炮兵才能做到。朝廷正好利用这点大做文章,加大我军的机动性,尽可能争取在运动中中歼灭敌人。”

“哦,说详细点。”忽必烈饶有兴趣地道。

巴布尔走军用地图前,道:“皇上,臣以为南朝无论他们采取哪种方式,最终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汴京,拿下汴京必然是南朝的终极目标。”

汴京是北宋的都,自从靖康之耻生后,此地就沦于异族之手,百多年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心光复中原,收复汴京而不可得。不用说,南宋的最终目标必然是锁定在汴京,这点不需要多么专业的军事战略知识,只需要一点点常识就可以想到。

“不错,的确是这样。”忽必烈按巴布尔的思路说下去,道:“你的意思是说,朝廷把五卫禁军,怯薛兵团这样地精锐部队集结在汴京附近待敌,派出其他部队去迎击,节节抵抗,层层阻击,一旦他们暴露出战略意图,朝廷就马上投入五卫禁军和怯薛兵团,围歼其一路,达到各个击破地目的。”

巴布尔不得不佩服忽必烈在军事上地卓越才干,道:“皇上圣明,臣也是这样认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