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五章 攻打剑门关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五章 攻打剑门关

张珏曾经感叹,要是剑门关还在南宋手里的话,凭四川军民地抗战精神他们完全有可能把在四川的蒙古军队歼灭掉。正是由于剑门关落在蒙古人手里,使得张珏他们地压力无形中增大了许多。

拿回剑门关。进而扫荡川北,切断四川蒙古军队与汉中关中之地蒙古军队的联系,围而歼之一直是张珏的梦想,可惜的是由于四川兵力不足,这一计划一直无法实施。直到李隽决定增兵四川,收复四川。征求张珏的意见时,张珏先想到的就是这一计梦想中的计划。

柳河子和张珏进入四川之后就开始为攻打剑门关创造条件,才有钓鱼城一战。钓鱼城之战一结束,也就意味着重庆北方地大门已经彻底洞开,宋军可以大举北上了。柳河子率领十万大军直剑门关,张珏带领十一万军队直去川西,准备切断四川与云南的通道,把在四川的蒙古军队彻底孤立起来,为全歼创造条件。

残阳胜血,落日余辉斜照在剑门关上。把这座雄关映成金黄色。金碧辉煌,格外美丽。

在大剑山的小道上。正有一队大汉在前进,这队大汉人数不少,足有上千人之多。他们都是身穿便衣,要不是他们一身的精悍气,一定会让人以为他们是普通老百姓。要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他们绝对不是一般人,因为他们走起路来姿势标准,很明显受过良好的训练,他们腰间鼓胀,不用说肯定是带得有兵器,很可能是军队。

他们的的确确是军队,是南宋地精锐部队。带队的不是别人,正是柳河子本人。攻打剑门关可得要点水平,要打得蒙古人叫疼,就是不能把剑门关打下来了,要不然不能达到调动汉中关中蒙古军队的目的,因而分寸得把握好。

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柳河子才决定把这出戏唱得更真实些,先带一支小部队来偷袭,给蒙古人造成南宋势在必得的错觉。那样的话,汉中关中之敌不请自来,就好对付他们了。

远远望见剑门关,柳河子感叹道:“剑阁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太白名句,果是不虚。”这是李白《蜀道难》中有关剑门关地诗句,柳河子当此之情不自然就吟出来了。

柳河子一挥手,宋军隐入树木中藏好,柳河子把山势打量一番,道:“传我命令,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