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十八章 重庆战役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十八章 重庆战役

苦战数年没有结果,最后却是蒙哥战死在钓鱼城下,才使得大迂回战略最终没有再继续下去。

南宋军队在李隽的统率下在江南连打了两个大胜仗,歼灭了蒙古百万大军。对蒙古造成的震憾力自然是无法用笔墨所能形容。在蒙古历史上,战败的事情虽不乏先例,就是成吉思汗早年也有败得很惨地教训,但是如此大规模战败却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忽必烈震怒,决定再次征募大军。准备对南宋起规模更大的战争。

为了进行即将到来的战争,控制住四川之地,动用这里的战争资源自然是他的一个目标,再者也可以把长年陷在这里的蒙古军队调走,参与到攻击江南的军事行动中来。而南宋在李隽地部署下也在积极准备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四川这个富得流油的地方自然是李隽稳定的重点地区,以此来加强南宋的实力。

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忽必烈已经下旨给西川守将术忽里要他以最快地度稳定东川之地。四川有东川和西川之分,东川自然是四川东部地区,西川就是四川西部地区。在蒙哥推行大迂回战略时。忽必烈成功地灭掉大理。蒙古为了攻占四川曾经三路出兵,一路是从陕西出、一路是从云南过来的军队、一路是从广西北上。蒙哥准备一举拿下四川。然后顺长江而下,直扑临安。

南宋虽然无力反击,朝庭虽然腐朽,并不是说没有能臣,仍然有人提出“守上游以固下游” 的策略,加强了四川的军事防御能力,给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气死的吕文德就曾率领上万战船来援,却给蒙古人打败了。

在四川军民奋起抗战下,蒙古人仅仅是占领了西川之地,对东川一直攻打不断就是打不下来。然而,由于南宋朝庭的腐朽和后来江南之地遭到蒙古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并没有给过四川象样的支援,四川能够保持下来完全是靠张珏这些忠臣名将的努力和四川军民的爱国热情。

术忽里是一个优秀地军事家,在钓鱼山大战时,他给蒙哥献计,要蒙古放弃进攻钓鱼城地计划,改派少量军队进行围困,其余军队尽快顺长江东进。然而蒙哥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强攻钓鱼城,最终蒙哥中流矢而死。

术忽里接到忽必烈地旨意后,以敏锐的洞察力盯上了重庆这个重地。不用说控制了重庆,进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