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游戏竞技> 重生娱乐大亨> 第两百八十三章 悲剧巨头宝丽金

第两百八十三章 悲剧巨头宝丽金

司。19891992年间,宝丽金又陆续收购了冰岛、a&摩城、defja勒德文等唱片公司,于全球37个国家跟地区与当地巨头合资成立了无数唱片子公司。

新艺宝唱片只是宝丽金唱片名下香港分部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过他能够说服宝丽金把新艺宝吐出来,除了开出了不菲的价钱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宝丽金高层的脑袋给门夹了

电话这边,徐帆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这事说来倒也赶巧,宝丽金唱片这两年一直想进军电影市场,苦于一直找不到正确的门路,我们曙光愿意跟宝丽金进行部分合作,比如为其香港的电影公司提供部分扶持”

这几年全球唱片市场衰退,宝丽金唱片利润开始出现下滑,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产业每年贡献的利润逐渐上涨,美国大片在欧洲对本土电影大玩赶尽杀绝,每年从欧洲掠夺数十亿美元的巨额利润。

美国人爽了,欧洲人不爽了。

所以1990年宝丽金公司高层提出了一个几年后即将坑死宝丽金的新战略,即五年内投资7。62亿马克巨资效仿美国五大电影公司大举杀入电影市场。

这一战略让徐帆只能用宝丽金唱片高层的脑袋被门夹了来形容其目光短浅,先不说隔行如隔海、宝丽金根本就没有拍摄电影的经验。倘若其稳重一点,慢慢来一点一点尝试扶持欧洲本土商业电影,或者干脆直接投资收购美国的那些成熟电影公司介入电影制作行业,也断然不可能造就了历史上10年巨亏37亿马克的悲壮传奇。

“不怪宝丽金野心太大,只能怪欧洲电影太坑爹”

徐帆心中暗爽,欧洲电影文艺气氛太重,商业元素严重不足,尤其是宝丽金唱片重点投资的德国电影更是五行不全,那些高举着反好莱坞大旗的德国电影人对理性、哲学跟艺术的追捧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说是一个天生怪胎也毫不奇怪。

而且,欧洲票房是美国大片最看中的海外市场,本土电影产业想要崛起,也要看看美国那些老牌电影巨头们愿不愿意。

前一世,徐帆在翻看欧洲电影史时,意外看到了昔日的唱片巨头宝丽金公司曾在九十年代以一己之力独自恶战美国电影巨头,最后被一群好莱坞大汉按倒在地上轮着干了一轮又一轮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