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都市言情>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98章 汉卡

第98章 汉卡

“sk-1光笔图形显示器” 上有了新的发展,能显示出不同字形的汉字,还引入光笔作为人机交互的手段。

在70年代初又首先提出了联想输入法,所谓的“联想” ,就是当你输入了“中”字之后,电脑自动会显示出“国”、“央”、“间”等汉字作为下一个字的候选字。

这些技术后来集成到“111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它采用标准键盘和光笔,采用了联想输入法。

同时还采用了自己开发的汉字显示器和汉字针式打印机作为输出手段,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汉字处理系统,成为当时所里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汉字处理平台。

在此之后,在它的基础上,1983年又采用z80芯片开发出了“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以上所有这些,是倪光南和他的同事们在计算所的科研成果。而lx,就是联想的汉语拼音lianxiang的头两个字母。

倪光南当时正在将“lx-80”机的汉字技术移植到pc机上,“lx-80”虽然是自主开发的,但它是8位机,而pc是16位机。当时pc上已经有严援朝开发的ccdos汉字系统,但缺点很多,例如在pc/xt上,汉字显示速度每秒只有几十个,全屏幕只能显示十行汉字文本,汉字字库占据了1/3的ram,汉字显示必须通过bios、破坏了’直接写屏’协议,使西文软件不能适应等等。

于是倪光南把已在lx-80上实现的联想汉字技术移植到pc上,开发了pc的一个扩展卡,起名为联想式汉卡(lx-pc),它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使pc不论处理中文还是处理西文,显示速度不变,显示格式不变,字库不占ram,’直接写屏’协议不变,西文软件基本上不需’汉化’就可处理中文。

计算所公司请倪光南加盟就是因为看到他所做的汉卡即将问世。

果然,在汉卡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它成了计算机公司拳头产品,为计算机打开了市场,也为后来的“联想”公司打开了名声。

但在85年这个时间节点,联想汉卡,还只是个名声不显的东西,大多数人别说听说过它,连他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所以刘传志在听朋友说起东北有企业想买汉卡的时候高兴的都快蹦起来了。

自从汉卡面世以来,计算机公司用尽了一切的人脉,刘传志作为公司的副总带着人跑遍全国各地,可是购买的用户却寥寥无几,一整年下来卖了还不到50套。

这让公司里的人都有些心灰意冷,会不会是他们做的产品太超前了,现在国内根本用不上嘛。

计算机公司的人有这样的疑虑非常正常,现在国内才多少电脑用户,而且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机关单位和国营企业使用,汉卡的需求量真的不大。

这种情况直到86年之后才会陆续好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