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武侠仙侠> 走进修仙> 第一百零五章 最后一幕【第二更】

第一百零五章 最后一幕【第二更】

也曾有连宗修士走入过那里,甚至有算君这种连宗总头目开发出了平行的算器理论。

但是,海霆真人是正式走入其中了。

他甚至有向离宗示好的倾向。海霆真人甚至证明,直觉主义和其他逻辑流派的关键差异,就在于“使用有穷个符号,是否就能操纵无穷乃至超穷的实体” 。

但海霆真人的出现,对于基派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

海霆真人崛起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与离宗过去理论相对应的东西,使得歌庭派得以返照自身,发现许多过去未必能发现的东西。

他们发现,许多相同的数学结构在不同的公理系统之中广泛存在。公理系统的选择,只影响可以证见的数学结构的多寡。

而对公理的选择和分析,实际上就是判断以哪些基础原则作为算学的“起始点” 与“基准”。

众多的公设存在,不是出于对算学根基的评判而设立,而是万法门修士们研究活动本身需要这些公设才设立的【比如加法的定义,减法的定义】。

这些更进一步的加强了离宗对“算学实体”的信心。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苏君宇通过海霆真人的思路,提出了名为“传递模型”的骚操作。

如果存在一个数学公理系统甲,其自身具有一致性,那么就存在这个系统的模型。

将“系统甲是一致”的这个公理,加入原来的系统,就得到了“系统甲是一致的加入系统甲之后的系统”。然后,就有“系统甲是一致的加入系统甲之后的系统是一致的”。再将“系统甲是一致的加入系统甲之后的系统是一致的”,加入“系统甲是一致的加入系统甲之后的系统”……如此反复,直到无穷。

那么,系统甲的“一致性”,就会传递到“无穷”本身之上,成为一个“可数无穷”的性质。

这使得苏君宇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甚至几乎升上了炼虚期。

现在的他,反而要像当初的王崎那样,压制自己的修为,来调整自身功体。

而在传递模型的思想之下,“构造性模型”再一次被神话了。

可构造类的运算,对于任何算学公理的传递模型而言,都是“绝对”的。

非常罕见的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