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第一百一十一章 僵持(三)

第一百一十一章 僵持(三)

华人组成的五千人的自卫队。但没有专业人训练,战力很差。

载淳看到薛福成的汇报之后,就从原军官都导营中抽出十名优秀的队员,由左宝贵带领,去了吕宋。载淳和左宝贵亲自谈话,告诉他此去可能多年之后才能有正式的军队番号,但这是为大清开疆扩土,是不世之功。左宝贵听后,义无反顾的去了。

载淳给了左宝贵十年时间,要在十年之内,建立四到五个师的兵力,势力要覆盖整个吕宋群岛,和爪哇岛、棉兰老岛等南洋诸岛,那时他就是南洋军区的第一任军区司令。

但要注意,短期之内不要与西洋诸国发生冲突,由其是英吉利,短期之内大清还不具备和他们争雄的实力。但载淳对南洋也会提供支持,那就是不断向南洋移民,以充实南洋华人的实力。

载淳收到银子之后,底气又足了,开始在直肃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首先是将采矿设备运到了唐山的迁安,那里有丰富的铁矿石。并在唐山开办了一家小型的炼钢厂,同时在大沽口的枪炮生产厂也正式建厂,估计这三家工厂在半年之内就应该能正式生产了。

北洋水师虽说一万人都是新人,但是架不住老师多,英国海军俘虏共计有两千人,再陪训着北洋水师,平均一个人只教五个人,这就等于是手把手再教,就象是现在的填鸭式教育。载淳相信一条真理,只要是火足够的大,就没有糊不熟的白薯。

在此期间,收获最大的还是要数丁汝昌,对海军还是有一定的天份,接受能力非常的快。也许历史中丁汝昌之所以是外行,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吧。

载淳在天津还建了一所学校,那就是皇家海军军校,是由那些英国海军高级军官任教,载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炸干他们的知识,为自己尽量多的培养人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