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第五十九章 回归

第五十九章 回归

过文官,但一定要掌握可以掀桌子的武力。不然的话,即便皇帝心血来潮,想推行什么改革给王朝续命,也是干不下去的。

「陛下,前番攻伐契丹、渤海,儿郎们立下诸多功劳,得了赏赐。而今还在问,何时再有征战机会?」长春宫监邵知礼说道:「特别是今年新来的,个个嗷嗷直叫。」

诸宫奴部的人员偶尔也是会增加的。

前唐大顺三年(892),因为俘获了六千余汴军,邵树德下令拣选一千精锐,编入侍卫亲军—在此之前,侍卫亲军只有四千人。

也是在那一年,折宗本打赢了小江口之战,房州刺史孙典举州而降,邵树德又下令从降兵中挑挑拣拣,得精锐一千,编入侍卫亲军。

这些人已经在草原上娶妻生子,多生活在榆林宫、沃阳宫两地。

随后十六年,这样的补充时断时续,但并没有停止。因为邵树德觉得「原始版本」的侍卫亲军战斗力有点辣眼睛,汴、郓、兖、徐、青、许六镇,陆陆续续有降人补充进洪源宫、仙游宫、榆林宫、沃阳宫。

可以说,没有这些武夫的加入,侍卫亲军的战斗力不会提升那么快。

而他们也没什么不满意的。作为「外聘精英」,过去了有妻子(可能还会附赠孩子)、有帐篷、有牛羊,还有少许钱财,说得过去了,没有造反的理由。

今年长夏宫也迎来了两千人,多为江西八州那吓死人的「十几万大军」

中挑选中的精锐。

「别光想着打仗。」邵树德笑道:「学堂建起来了吗?朕不用儿郎们能考上进士,但粗通文墨则是必需的,将来外放当官,结果连字都不认识,像话吗?」

「陛下,已建起两所学堂,这会各有二十多个孩童在读书。」邵知礼说道:「多是万户、千户、百户家的孩子。」

邵树德轻轻颔首。

这是必然的。首先,普通牧民没那个眼光把孩子送过去上学,家里条件也不允许,毕竟孩子也是一个劳动力,不如好好练习骑术和箭术,将来卖命博取富贵。

其次,即便争也争不过。上学要钱的,你有吗?

封建社会关系,其残酷处便在此间了。更别说诸宫奴部还不是纯粹的封建社会,奴隶制残余很多,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