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第十七章 会高

第十七章 会高

“那是在改建陂池?”(bqger)•(com)

“是。”高佑卿答道:“此地水泊众多,多为淡水,可以喝。末将寻思着,或许可以改建个小陂池出来,既多了一些田地,军士们也有水喝,不用走远路去汲水。”

◲本作者孤独麦客提醒您《晚唐浮生》第一时间在.[笔趣*阁]?更新最新章节,记住[(bqger.com)]◲『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qger)•(com)

排干沼泽,获得土地。营建陂池,灌溉农田。这是江南东西二道在前唐时经营的路数,很有效,但也很艰苦。

“军士们肯干这些吗?”邵嗣武问道。

“有什么肯不肯的,都是自己传诸子孙后代的基业,当然要用心一点了。”高佑卿说道:“营口寨现有两千兵,一千四百余户人。粮草尚不能自给,再不用心点,以后岂不是要饿肚子?”

高佑卿所说的两千兵,其实是府兵了,但短时间内,根本没有足够的土地授予他们,至今仍靠安东府输送的钱粮吊着命,生活其实是很艰苦的,人人都说上当了,不该来营口这种鬼地方。

一千多户百姓也是今年陆续迁来的,其中五百户来自魏博,八百户来自曹州,另有百余户分配了田地的辅兵家人。

简单来说,这里一穷二白。

洪水泛滥,土地匮乏,要什么没什么,鬼来了都愁闷不已。

在邵嗣武看来,营口这边与其费力改造田地,不如放牧得了。

父亲在他小的时候,曾给他讲过一个故事。说西边有个国家叫匈牙利,他们国家有条大河,河水年年泛滥。匈牙利人不修河堤,而是静等洪水退去,然后赶着牛羊去河边放牧。

泛滥的洪水带来了河底泥沙,沉淀在河岸两侧之后,长出来的牧草鲜嫩多汁,产量还极高,因此当地的肉牛品质上乘,牛肉汤远近闻名。

大辽水下游这一片,与其现在就费劲排干沼泽,改造农田,还不如可劲放牧呢,这样似乎能更快地站稳脚跟。

当然,营口寨这边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放牧。即便是中原来的百姓,也有相当程度的照料牲畜的经验,尤其是河北百姓。

想当年,朱全忠驻军魏博,半年吃掉了七十多万头杂畜,没有点畜牧业底子,显然是撑不住的。

营口寨的军民现在就是吃大锅饭。有人伐木建屋,有人改造农田,有人放牧牛羊,各司其职,筚路蓝缕,艰难创业。

就是规模有

(bqger)•(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