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

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

还不是在为夏王厮杀?朱瑾这人,勇猛狠辣有余,大局上却不如他堂兄朱瑄。

这人,不足为患!

杜光乂匆匆赶到了濮州。

他做一副士人打扮,脸色疲惫,胯下马儿也气喘吁吁。

身后还有数名随从,都是听望司或大通马行的好手,不过他们也累得够呛。

魏博罗弘信挺有意思。

他坚决不允许夏军过境,但对私人往来却睁眼闭眼,不予阻拦。

这种墙头草般的操作,是符合魏博上下反复横跳的气质的。处在三大势力的夹缝中,求存嘛,不寒碜,脸算个屁!

进城之后,他们没有急着与邵伦的人接洽,而是先找了个酒家吃喝,待到天色暗下来,大街上行人稀少之后,才悄悄上门联系。

已经年逾四十的邵伦看完“家信” 之后,顿时红光满面,笑道:“杜大夫、刘将军远道而来,颇是辛苦。二位都是阿父帐下英才,理应好好招待。这样吧,我这就遣人置办酒席,找些伎女作陪,大伙一起尽欢。”

“多谢邵使君美意了。”杜光乂、刘三斗一起谢道。

杜光乂有幕职,但无品级,他领取俸禄的标准是从五品下的散阶朝散大夫。

刘三斗的身份更见不得光,他也有個武散官身份,即正六品下的昭武副尉。

邵伦找来心腹家仆,低语一番后,众人又移步书房密室。

“邵使君,某动身之前,大王曾有数语。”落座之后,杜光乂说道。

“请讲。”邵伦脸色一正,洗耳恭听。

既然下定决心投靠,不想继续待在朱瑄这条破船上,邵伦也知道他的自主权已经相当之小,因此态度十分恭敬。

“大王说,濮州兵马,须紧握手中。”杜光乂说道。

“阿父所言不错。”邵伦道:“州县兵四千余人,我可一言而决。唯有衙军贺瑰部五千余人,屯于雷泽,与梁将刘知俊部交战,恐难为我所用。”

邵伦都是实话实说了。他是刺史,但也管不了节度使派来的军队。也就本乡本土的州县兵,估计还能指挥一二,这也是他最大的价值了。

“第二件事,不得浪战,谨守门户,保存实力,以待后用。”杜光乂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