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第三十四章 稳健

第三十四章 稳健

都不想见到,这注定了双方大战前会有一段高频率的小规模试探性战斗。

四月十三日,第三批粮食五万四千斛运抵蓼坞码头。

邵州刺史梁之夏组织壮丁将粮食运往柏崖仓,连带缴获的粮草,仓内堆放了二十万斛粮豆。蓼坞码头也存放了五万斛,河清县内存了五万斛,另有三万余斛临时存放于军营中,连同二十万束干草一起,由粮料使朱亮管理。

运粮漕船回程的时候,遭到汴军水师袭击,沉三艘、被俘四艘。

邵树德明白,抢运粮草的美好时光过去了。他下令陕州、渭口方面暂停运粮,避免无谓的损失。

“粮草完全够了。” 柏崖仓城之上,邵树德看着正在河面上耀武扬威的汴军水师战舰,道:“便是丰安、天德二军赶至,一月也就消耗四万四千余斛军粮、草料若干。现有储备,足够我大军七个多月的消耗,朱全忠有本事和我耗到冬天。汴军气势汹汹,也不知道调动了多少人马,根据这些日子的情报,可能接近十万了。这么多兵马,排山倒海压来,好大的场面。”

汴军这次确实是下了本钱了,光他们铺天盖地的骑兵,看样子就在五千骑左右。济源张慎思那边应该还有千余骑,孟州张全义身边不应该一点骑兵都没有,这次他们是步兵、骑兵数量全面占优,压倒了朔方军。就连骡子军的数量,也不比夏军骑马步兵少。

更别提纵横大河的水师了,优势看起来似乎是压倒性的。这是他们内线作战、投射能力的优势。

在后世,投射能力体现在两栖攻击舰、战略运输机的数量上,没有这些,纵有几百万大军,你能调动几万人到外国作战?

此时的投射能力,就体现在船运上。

“大帅,不可掉以轻心。我担心庞师古、张慎思在麻痹我军。河阳那边,斥候已很难靠近,到处是贼兵。河清距其不过数十里,须臾可至。”陈诚说道:“河阳往东,渡口众多,渡河后多在怀州武德、武陟、获嘉、孟州温县境内,如今多半都已赶至河阳。之所以未西进,一则摸不清我军兵力,二则还在等待器械、粮草。”

“轵关那边会不会有动静?”

“有可能。”陈诚沉吟了一会,说道:“或可调河中军上来,戍守箕关?总比土团乡勇能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