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第三十章 体系与上党

第三十章 体系与上党

器多年,算是有了一些积累,规模不小了。(bqger)•(com)

“魏氏铁匠铺已从夏州迁往灵州,向幕府交钱,开采贺兰山中的铁。”邵树德说道。

⊜本作者孤独麦客提醒您《晚唐浮生》第一时间在.[笔趣?阁]?更新最新章节,记住[(bqger.com)]⊜『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qger)•(com)

说是交钱,其实很少,象征性的。但也有条件,邵树德要求他们在不降低工钱的情况下,把成本降下来。

这个要求有些奇怪,不过对他们有好处,魏氏铁匠铺答应想想办法。

“做农具并不难。”野利经臣说道:“某这便让人做犁、耙、锄、铲,进献给大帅赏鉴。”

“好,某等着。”邵树德笑道:“哪家做的农具又好用又价廉,某便让营田司买哪家的。”

“自无问题。”野利经臣笑道。

五万件农具,可不是什么小买卖,其利大焉。而且这都是小事了,关键还是军器的采买,那个更有赚头。

邵树德看着野利经臣兴奋的模样,有些想笑。

他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的意图。

穿越者到古代,发明一个东西,有用吗?不敢说全部,八九成没用,因为没有体系,不存在其生存的土壤。

邵树德见过灵州都作院用的那种一推一拉的双木扇风箱。这玩意唐代就有了,然后消失了,一直到元末明初,才再一次出现,合着你重新发明了一次历史上已经发明的东西是吧?

最坑的是,还一直用到清末,整整一千年,没有任何本质的进步。

隋代发明的筒车,消失了。后来人翻箱倒柜,从故纸堆里找,几百年后搞了一个差不多的。

为什么不断涌现发明,然后不断消失,最后再重新发明?

战乱是一个因素。但这说明使用得还不够广泛!如果一种东西有很多人在用它,有很多人在制造它,有很多人在维修它,那它就是刚需,即便有战乱,也不会消失。

简单的一个筒车,发明它的人可能没挣到什么钱,制造和推广的人也没挣到什么钱,自然大家都漠不关心了,这就是没有普及和推广的重要原因。简而言之,火种没有散开。

穿越这种东西么,历史上其实“真实”发生过。

欧洲大航海时代,有一艘船在美洲近海沉没,有几个人死里逃生,游泳上岸,其中有教士,有军人,有水手。他们被印第安人救了,很好,运气

(bqger)•(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