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我是军阀> 332.说宋、陈

332.说宋、陈

坐。“什么欣欣向荣, 眼下的情景能叫欣欣向荣嘛?”戴季良苦笑着。“不瞒两个啊, 西北的财政已经出现了几千万的赤字,要是旱灾再这么持续下去,西北的财政恐怕就要破产了事实上情况并没戴季良说得那么恐怖,通过出售高价粮和大部分控制在官方销售管道的肉禽蛋奶,西北还是填补了相当一部分窟窿的,不过这个就不用跟眼前的两人明说了。

“若不是为了救济灾民,我看西北的情况绝对不会如此糟糕的宋庆龄这话其实是褒奖。“我环顾国内,也只有西北救灾最为得力了。”宋庆龄这话没错,阎锡山虽然也在山西搞了些救灾行动,但是除了山西之外,察绥跟河南他根本无法兼顾,甚至晋方还驱赶大量的难民进入西北,给西北的救援频添了不少的麻烦。

“说句两位不爱听的话,现在中央一意削藩,可是谁又能感受到三民主义的好处呢?”戴季良的话让两人脸色微变,戴季良一摆手阻止陈友仁的辩词。“我知道友仁兄是大律师,不过事实还要承认的,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建国大纲》前景表述的的确美好,不过大都是虚言,要实现还是一条很漫长的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陈友仁笑了笑。“志翔兄所说的,当年总理就已经认识到了,所以才有这句名言啊。”不过对陈友仁跟宋庆龄而言,三民主义不如三大政策。“不过志翔兄,经过这么些天的走访,我觉得西北对苏联的态度是有失偏颇的。”

“孙夫人,友仁兄,想来两个也和许多三民主义实践会的同志谈过”。戴季良态度诚恳的看着两人。“在我看来,三民主义还是可以在中国试行的,不过三大政策嘛,就要有些商椎了戴季良竖起一根手指。“第一,扶助农工我完全赞成,不过怎么扶持法我有不同的意见。在我看来,欧洲的社会立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也非常的成熟了,我完全赞成在西北逐步实行类似的法律。

不过所谓由农工掌握政权我却不认同,这套作法就连赤俄自己都做不到,又何以推介到中国、推介到全世界?”

戴季良的责问让宋、陈两人默然,的确所谓农工掌握不过是赤俄盅惑人心的一套,事实上那些连大家都不识几个的农工又怎么可能管理的好国家呢?赤俄实际上也是采用旧知识分子改造的手段渡过最初的人才荒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