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玄幻奇幻> 我妻薄情> 第 377 章 献俘礼

第 377 章 献俘礼

程丹若听明白了:“朝廷能同意吗?”

“既然让我做, 想来是准了。”谢玄英说, “打一回,百万军费没了,屯田什么时候才能挣回来?不如让土司自治省事。”

程丹若道:“这样也好。”

苗人部族的内部矛盾,就该让他们自己解决,大夏老掺和进去,很容易被土司转嫁仇恨。

百姓和百姓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

“我看这样,领寨堡的苗寨,送两个孩子过来读书。”程丹若建议,“这样朝廷的面子也有了。”

谢玄英想想,叹道:“慢慢来吧。照理说,土司是该去国子监念书的,可这么多年,有几个去的?”

“京城太远了,还是在贵州本地好,离得近,兴许好些。”程丹若道,“不过也不急,这会儿就算肯来,咱们也没老师。”

“你真想做,不如写信给老师,问问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谢玄英出主意,“学问过得去就好,心存教化之心最要紧。”

这是个好办法,她默默记下了。

两人又交流了下各自的工作,方才洗漱休息。

*

献俘礼源自春秋,最开始是周天子的活儿,等到了后世,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演化,有的献俘太庙,有的献俘阙下,各有各的说法。

大夏的规章制度是在午门献俘,但一直没怎么施行过,少数几次献俘,都是低调行事,大概和没俘虏过重量级的人物也有关系。

一两个杂兵贼首,搞那么大的排场,上至皇帝首辅,下至百官都要出席,累不累啊?

这次亦然。

区区土司叛乱,皇帝兴致一般,令礼部“随宜行事”。

但这种“你看着办”通常都是最难办的,礼部上下加班了几天,才拿出可行的方案——在午门办,以显□□威严,但缩减流程,不要搞太夸张。

换言之,要给国家找回点面子,就是别太费钱了。

蔡尚书比许尚书抠门得多,不乐意批太多经费。

于是,午门奏乐,旗卫队摆出威仪赫赫的仪仗,呐喊声传出数里,外头全是围观看热闹的百姓。

冯少俊、梁太监、鲁御史三人相继出现,带领着身穿囚服的俘虏们,穿过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