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乌合之众> 第三十四章 救护

第三十四章 救护

后简单的包扎了。

刘师长并不是傻子,这些滇军中有很多将要被编进他的116师,如果他不让医治那些伤兵,那些被编进了116师的滇军士兵会寒心。再说大家都是中国人,之所以兵戎相见,只是因为他们跟错了人,与这些士兵自身没有关系。

一个胳膊受伤的瘦小伤兵,紧紧的抓住给他消毒包扎的李浩。用生硬的汉语恳求李浩带他走,他不想留在这里。李浩很奇怪他说话的口音,以为他是日本人,于是便问旁边的伤兵这个人的来历。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伤兵是朝鲜人。他原来是东北军的士兵,在台儿庄战役中部队被打散,然后被滇军收容,最后随着滇军来到了这里。

三个小时后,警卫营的战士们结束了工作,战士们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李浩走到刘师长身边敬了个礼,告诉刘师长他要带走那个朝鲜籍的伤兵。刘师长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得到他的默认,李浩让人带上那伤兵,立即登车离去。

原本以为要四个小时才能追上大部队的李浩们,不到三个小时就赶上了韩立国。这个条路真是太难走了,沿途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悬崖峭壁,望之渗人。李浩看着这条二十万滇西老人妇女和孩子们,用背篓搬运泥土和石块,蚂蚁搬家似的运来,手工进行修筑的血汗路感慨万千。后人提起这条抗日公路,先想到的却是那个现在应该已经身陷囹圄的龙主席,然后才会想到那些为了这条路失去了无数生命的滇西百姓。

路边的一个个弹坑,带血的大石碾,无声的告诉众人,多少人因为修造这条路而失去了生命。虽然没有到那传说中的二十四道弯,但是刚刚走了六十公里就已经深深的被这条路震撼了!

驾驶员们已经不再需要军官们的命令,一个个全神贯注的小心驾驶。李浩暗想,如果没有从腊戎到畹町那条路上的磨练,这些菜鸟们不知道有多少个要掉到旁边的深渊里。六米不到的公路,一边是深不可测的深渊,一边是峭壁。挑战着菜鸟们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车队以每天一百六十公里的度向昆明开去。

李大营长现在开始享受起了生活,把吉普车扔给了韩立国,自己带着小丫头钻到卫生队的卡车里和姑娘们嬉笑打闹。吴天家的那位叫何晓艳,竟然和李浩来自一个地方安徽芜湖。但是现在的李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