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其他类型>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367 章 工程专业杨小藜

第 367 章 工程专业杨小藜

的能量了。

这便能解决许多‘水岸稍下,不容置车’,以及水流平缓,动能不足的问题。

今日,姜握要带阿鲤去看的,就是立新式水车。

阿鲤转着手里的水车,其实有些不明白:“太母,为什么如果水斗式水轮水车的转速,是水流撞上这种冲击式叶片速度的一半时候,就能几乎百分百利用水的动能呢?”

姜握诚实回答:“我其实也不太懂。阿鲤如果想知道更多,到时候可以问城建署的研究员。”

对姜握来说,动能转换的原理她是明白的,但这种新式水车的复杂专业原理,她真的不是很明白。

但正如她从前感慨过的,这种不明白,才是她的追求——

从只有她明白(矿灯、火药),到她努力啃课本然后带着自己的团队去搞明白(水泥、玻璃),再到最后,她终于可以不明白,只审批成果。

比如那几个晒盐专用的【储水池】【蒸发池】【结晶池】,她确实到现在也没有将细节全部弄懂。起码让她现在去城建署搞出一套盐池来,是绝无可能的。

她到这里来数十年,终于也算是磕磕绊绊走出了这三步。

**

洛阳城外当阳村。

十七岁的杨小藜,站在待立的新式水车的边上。

她如今已经从女校毕业,是上阳宫高等学校工学院,工程专业第二学年的学生。

女校的课程并不是固定的学年制,几年就一定毕业,而是分为上中下三舍,只看成绩——每科的成绩都会被量化为学分,当学分考够了,就能够升入上一等舍。

而上舍的学生,一年后就可以试着考高等学校了。

她们是上阳宫第一批入学的女校生,在同学中,杨小藜不是前几名考入高等学校的。

但一向很刻苦的杨小藜倒不气馁:一来她很坦然认识到,比起朝臣家送进来的小娘子们,她基础就是很差,要先补足这块不足才能往前走。

然而旁人也不会停下来等她,进来念书的学生少有不刻苦的。

若真有仗着出身官家在混日子的——虽说女校没有固定的学年制度,但下舍可是有的,在下舍学了五年还考不上中舍,无论是真‘不开窍’还是‘惫懒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