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其他类型>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235 章 曜初的报纸

第 235 章 曜初的报纸

大嘛。

这不叫势利,这叫……现实。

*

姜沃看过此次刊登的诗文,然后对着师父和崔朝举起了这份报纸,笑道:“曜初这孩子也太聪明了。这报纸上,一半是名,一半是利。”

名,是传于天下的诗名。

利,是京外了解京中朝堂大事的便利!

与姜沃最开始的诗刊特辑不同,如今城建署的报纸上,一半是诗文,另一半,是‘京中要闻杂事’。

对,只是些不详述首末的大事记,绝没有什么要事机密之事。

这报纸上所写的事条,在长安城中都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一些很大路边的朝事。

别说能够上常朝的五品以上官员,哪怕一月只上两次朝的九品官员、各署衙胥吏,都不用通过报纸知道这些事儿——

譬如:帝后为太子选定太子妃,乃左金吾卫将军裴居道之女。

再比如‘年节下诸蕃君长入朝’;‘天后于春分行亲蚕礼’‘今岁端午将行文武百官大射之比’;‘距京城五百里内,诸王公大臣不得买置牧地。’等事条。

以上这些事条,只要在京城做官的人,甚至不是官员,商户乃至消息灵通些的百姓,也能知道。

因而报纸虽然在京中也有发售,也有许多人争相抄录收藏(毕竟蜡印原版还是少而珍贵),但他们基本只抄一半。

很多官员甚至都觉得很是可惜:如今能上报纸的诗文,可以说是一字千金,甚至因诗文见于报上,而一夜成名的才子都不少。

这么珍贵的报纸版面,安定公主为什么要匀出来一半,专门写这些大路边上的杂事呢?

他们也只能带点优越感的想:唉没办法,谁让京外的人,尤其是偏荒之州的人,难知京中事呢。

这报纸既要送往天下各州,有些京中大事录也好。正好让京外官员,见识(眼馋)下京官的日常。

而姜沃,则一眼看到了这报纸的‘利’。

能得到京中这些消息,便是许多地方官员,千金难买的需求!

原先这些消息,若是没有亲友在京中为官,他们是很难知道的。地方官员之前能从京中得到的,只有一道道官方的诏令,没有前因,没有后果,对着捉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