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其他类型>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209 章 书令史为记

第 209 章 书令史为记

“更别想着自己这书令史地位特殊,当地官员必要奉承,甚至要与你些好处。你绝不许接下!”

“这次姜侯随身带着的有陛下和天后御赐的亲卫,亦有自家亲卫,自是万事洞若观火,什么事瞒得过去?何况她本就是去代天巡事,黜陟官员的,怎么会让自己一行人中先出了事?”

杜依艺恨不得扒开儿子的脑子,给他印上‘老老实实’四个字。

这可是大唐第一回代天巡牧事,儿子能跟随记事,是极大的荣耀,可别犯什么糊涂,若是这回出了事,这辈子仕途估计就凉了!

父亲三令五申,杜审言也三番五次应下。

然后再次抬头望日:今日的晨钟怎么敲得这么晚啊。

说来从昨日起,杜审言总忍不住激动,在心里想:虽不知此番书令史还有谁,但既然有他,便是姜侯的欣赏他的才华!

需知在文人中,姜侯相才之名,久已有之,且这些年愈加传的神乎其神——

从姜侯年少时,于先帝诗会相中卢照邻;再到其为吏部侍郎时挑骆宾王入国子监;后来姜侯为姜相时,曾于稷下学宫行诗会,令十六岁的王勃和十五岁的杨炯自此扬名。

而时间门也证明了,这四人在诗上,确皆是才高于世,令具一格。

这几年,已经有人把他们四人并称,只是对于排名,没有人敢轻易下定论。

一来这四人,除了卢照邻外,三个都在国子监为官,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自然彼此谦逊称不如其他人。二来,这四人里,王勃杨炯都还年轻,将来未可限量,自然不能排名。

杜审言现在就忍不住放飞遐想:姜相难道也相出了他的超出世人的才华?所以才特意提拔他做书令史,随行巡察天下十道?

*

杜审言的猜测……自然是不对的,起码不全对。

毕竟无论是姜沃看来,还是历史公论,杜审言是有才华,但距离初唐四杰,还是差一层的。

姜沃这回出巡,选书令史的时候,自然先把正在京城的初唐四杰里的三位都挑上。只有卢照邻此时不在京中,不过也没关系,他正在孙神医处,到时候从江州一并带走就是了。

总之,滕王阁上,初唐四杰一个都不能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