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其他类型>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123 章 大唐公务考

第 123 章 大唐公务考

淡道:“那你可有想好,待去吏部投名刺报考时,是考三省六部哪一处?还是考京外州官?”

李敬业茫然:嘎?

怎么,难道不是去吏部领一张考卷,答完就完了吗?

之后我去哪一处,不该是吏部安排吗?

**

与此同时。

洛阳宫贞观殿。

姜沃也正与裴行俭一起,向帝后汇报吏部具体的‘官员资考’流程。

“我与裴郎中商议许久,最终还是觉得:与其所有候选官一齐来吏部资考,之后选出五百人分送各部。”

“倒不如一开始就把五百个名额分给各署衙——就让候选官员,按照自身所擅,先递名刺自选报考的官职。”

“可分为国考和州考。”

说到这里,姜沃不由停留了一下。

真正开始推行大唐‘公务员考试’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想入三省六部、九寺、御史台的官员,报国考;欲出京到州县为父母官的报州考。”

“所报不同官职,资考之题亦不同。”

“以六部为例,由各部尚书亲自出题。”

“正所谓量才用人。若只是吏部统一出卷,未免有失偏颇。”

“譬如有的候选官,或许不长于经史子集,倒擅城池修浚,土木缮葺,那便可以去报考工部,去答由工部尚书所出的题卷。”

姜沃笑道:“也省的其余署衙,总是抱怨吏部分给他们的官员不合用。”

不如让各部门按所需人才出题,招自己的公务员去。

吏部只负责统一汇总考试,还省了吏部总遭人埋怨。

*

帝后听完,都道这是个好法子。

姜沃感叹:她只是来源于考试制度太过完善,而且内卷又太厉害的后世而已。

想想现代,要考个基层公务员有多么难,要复习学多少科目。

真正做官,自然应当储备更多知识才是。

尤其是州县官,远离京城御史台等监督机构,又直接接触百姓。是真正的一方父母官!

若无才能,又为了政绩胡乱施为。苦的自然是百姓。

媚娘见姜沃说了良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