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七百四十九章 辽东舆图

第七百四十九章 辽东舆图

旁,然后帮着崔敦礼打开书箱,将舆图取出,用一根根细小的钉子仔仔细细的展开之后钉在墙上。

四张特制的纸张拼凑成一幅巨大的舆图,差一点将整面墙壁都给占满,舆图上密密麻麻的画着各式各样的线条,而箱子里,依旧还剩下几十张舆图……

李二陛下起身来到舆图之上,仰首观望,大臣们也都纷纷起身站在李二陛下身后。

一直以来,房俊便以能力卓著而闻名,尤其是其时不时鼓捣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方式方法,闻所未闻,令人叹为观止。大家都知道房俊自从第一日入主兵部,便开始主导天下舆图之绘制,今日初见成品,自然心中好奇,急于一观。

只见舆图之上自幽营二州开始,由辽河一直向东,直至扶余国大部,向南则直达牙山湾、竹岭一线,与百济、新罗交界。

崔敦礼指着地图介绍道:“高句丽自建昭二年正式建国,国都设在国内城,其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及三韩人。北魏始光四年,高句丽第二十代国王长寿王在位之时,将国都由国内城移都平壤城,至此,高句丽的扩张方向由寒冷的辽东逐步开始向温暖湿润的半岛转变,后逐步扩张,目前占据了大半个半岛,疆域辽阔,不过因为气候苦寒,所以地广人稀,且多为不宜耕种之山地丘陵。(bqger)•(com)”

指着地图,崔敦礼娓娓道来,将高句丽之溯源以及目前之国势讲得清清楚楚,往昔对于高句丽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眼下却犹如历历在目

李二陛下赞叹道:“崔侍郎熟读史书,胸中自有沟壑,当再接再厉,为帝国立下殊勋,朕必不薄待!▁[(bqger.com)]▁『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qger)•(com)”

崔敦礼心中激动,施礼道:“多谢陛下赞誉!不过微臣不敢居功,实是房尚书整日里耳提面命,严令吾等兵部官员定要熟知高句丽之人文历史、地形国势,才能有的放矢,做出针对的部署,为东征之胜利贡献一己之力。”

李二陛下回头瞅了一眼房俊,满意道:“兵部上下一心,筹备得力,东征之后,朕必然不吝于嘉奖!”

大臣们看着崔敦礼,纷纷赞叹。

这位出身于清河崔氏的子弟,因其出众的才能以及房俊不遗余力的举荐,屡次进入陛下的视线,已然算得上是“简在帝心”了,假以时日,怕是最低的成就也得是六部尚书,便是进入政事堂也未尝不能。

冉冉升起的一位帝国重臣呐……

李二陛下看着舆图之上密密麻麻标注的城池、山脉、峰峦、河流,心中颇为欣慰:“来,崔侍郎给朕好好讲解一番高句丽之地势。”

“喏!”

崔敦礼信心倍增,沉稳道:“陛下请看,高句丽与大唐接壤之处在辽河之西,亦即是营州之地。而自从贞观初年以来,高句丽为了防备大唐攻伐,自知无法在野战之中抵御大唐之兵锋,故而由此向着纵深之处延伸,在紧要之处都建筑了山城、堡垒,起作用犹如长城一般,只不过限于其国力,无法将无数座山城连成一片,作为抵挡大唐之防线。而在其国都平壤城,更是于浿水北岸建筑了无数的坞堡,用以抵御大唐天下无敌的骑兵突袭……”!

(bqger)•(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