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天烽> 第四章 硝烟退散(11)

第四章 硝烟退散(11)

最完美的诠释。昔日的繁华帝都,如今正缓缓暴露出苍白无力的疲态。

登高临望,刘协的心情异常低落。刘繇被押解回来的消息早已经传遍朝野,可是至今却无一人敢于议论,甚至连奏请迎接的都没有。那可是堂堂皇叔、汉室宗亲啊,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可悲可叹,今日的刘繇,极可能是来日的皇帝。“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bqger)•(com)”

“皇上,杨太尉求见。▍([笔$趣阁])_[(bqger.com)]▍『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qger)•(com)” 常侍还是常侍,却再无当年十常侍的威风和权柄了。刘协多么期望他们能够重复十常侍的威风!可在高勇的刻意打压下,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句大话都不敢讲。

“宣!”瞥一眼常侍颤巍巍的背影,刘协轻蔑的撇撇嘴,“十常侍引出了何进,何进引来了董卓,董卓成就了高勇,接下来谁能制止他,成就朕呢?”

杨彪此刻的心情同样低落,却不是因为刘繇的失败,而是因为儿子杨修从辽东寄回来的一本游记,上面详细记述了其北上沿途的见闻,及其客观的给予评价,并稍稍提及了自己的判断。洋洋洒洒十余万言,竟看得杨彪心惊胆战。你道为何?还不是高勇的实力竟比表面上来的还要大!百姓拥护不用表述,单单兵马一项,就绝对不止表面上公布的百万大军。世人皆言高勇的百万大军乃是虚数,可杨修通过仔细观察,竟然判断出百万不过是高勇随时可以调动的兵力。由此推之,杨修建议朝廷当继续忍辱负重,万万不可因一时意气,将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潜实力葬送掉。

虽然不清楚杨修如何得知朝廷要有所动作,可游记上的一段话深深地震惊了杨彪。

“概司州之河内郡,郡府直辖郡兵仅约八百至一千,大略维护平日治安。然则一旦遭遇战事,只需州府下令,便可在十二个时辰内于全郡集中一至两万兵马平乱,二十四个时辰内集结三万兵马,三十六个时辰内集结五万大军!”

言之凿凿。令杨彪立刻想到了即将在弘农郡开启的尝试。起初自己曾想劝阻一二,谁想杨奉、徐晃皆极力鼓励,并分析的条条是到,将高勇的弱点一一点出,最后得出结论:此时是对付高勇的最佳时机!凭心而论,杨彪被说的心动,故而才未加阻止。可眼下看来,当初的决定有失偏颇,众人只看到了高勇的弱点,却忽略了高勇的优势!

于是,赶在

(bqger)•(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