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第19章【安史之乱19】

第19章【安史之乱19】

高尚想要成为开国元勋,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安禄山成为皇帝。

这也就意味着也许会失去现在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安禄山陷入了痛苦的抉择和无限的彷徨之中。

成功地说服安禄山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高尚却并不气馁!

势单力孤的高尚决定寻找同盟者。严庄最终进入了他的视野,因为野心勃勃的严庄同样不甘心安于现状。两人最终一拍即合,于是精心炮制了图谶。

这个上天的意思。我们两个人的话可以不听,但是上天的意思不可违背!

安禄山终于被说动了!

尽管关于安禄山叛乱的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可是李隆基却对安禄山一如既往地信任,因为他有着自信的资本。

在开元与天宝四十年间,李隆基任命共了82名节度使,此前仅有一人发动叛乱。

碛西、北庭节度使刘涣发动的叛乱当月便被朝廷镇压。这场短暂的叛乱对政局的影响微乎其微,以至于史书对这件事语焉不详,仿佛这场叛乱从来没有发生过似得。

这主要得益于朝廷实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度使管理方法,形成了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的用人原则。而且“边帅皆用忠厚名臣” (《资治通鉴》)。

节度使任期一般为四年,而且许多节度使到不了任期届满便予以迁转。“不久任” 使得节度使没有充分的时间培育忠于个人的军事势力。李隆基执政后期因为军事斗争的需要出现了节度使长期不变更的局面。安禄山担任平卢节度使竟达十四年之久。

专任一道而互不兼统使得节度使无法培育与朝廷对抗的军事势力。为了便于协同作战,李隆基打破了不兼统原则。王忠嗣甚至一度兼统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道节度使。尽管如此,兼统两镇及以上的节度使人数仅占节度使总数的九分之一。而且兼统的时间一般都在三年以下。只有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达十二年之久,兼任平卢、范阳东三镇节度使的时间也达到四年。

李隆基之所以为安禄山打破长期形成的用人原则是因为他被安禄山的假忠诚蒙蔽了。

李隆基觉得自己给予安禄山这个出身卑微的胡人无上的殊荣,所以他没有理由背叛自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