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第335章【大唐将帅32】

第335章【大唐将帅32】

族名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照耀着湟湟大唐。

哥舒翰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

万言不直一杯水” 。他是大唐战史上功业彪炳的英雄,有关他的诗篇车载斗量,连诗人李白也认为汉朝名将卫青都不能与之相比。

他是悲剧光环下的牺牲品,晚节不保。战败投敌,“丑哉舒翰。不能死王”,“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他是大唐开放博大的证明,

尽管他不能为大唐死节,他被叛军杀害后,唐廷依然追赠他为太尉,谥号武愍,是是非非哥舒翰,他是大唐战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人物。

哥舒翰(?—公元757年),突厥人,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哥舒翰的祖父名叫哥舒沮,曾任左清道率,哥舒翰的父亲名叫哥舒道元,曾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赤水军(今甘肃武威县)使。

哥舒翰世居安西(今新疆库车),他的母亲尉迟氏是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王的公主,天之骄子,家境豪富,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哥舒翰文武双全,仗义重诺,显示了非同一般的资质,但由于他喜欢喝酒赌博,

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出息。四十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他按照汉家礼节,在长安客居三年,却为长安尉所轻视。哥舒翰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

“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到河西(今甘肃武威)节度使王倕帐下从军。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唐军攻取了新城(今青海门源),王倕把这里交给哥舒翰经营,哥舒翰治军有方,号令严谨,“三军无不震慑”,从这里开始了他军事生涯的起步。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战功赫赫的大唐名将王忠嗣兼任河西节度使,很快发现了哥舒翰这个人才,对他十分欣赏,提升他为衙将。哥

舒翰自幼就通读《左氏春秋》、《汉书》,言行举止,处处模仿古代的英雄人物,很对士兵们的胃口,他疏财重气,很得士兵们的欢迎。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王忠嗣又提拔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开始独挡一面,对付吐蕃的入侵。

在讨伐吐蕃的一次战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