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第二百二十八章【动荡的年代】

第二百二十八章【动荡的年代】

等到你们村的村长(里正)叫你去干活的时候,你可以很神气的告诉他老子交了“绢”,今年不用干活,村长虽说比你官大,也不能说啥,只能灰溜溜的走开,到下一家,如果还是这种情况,村长只能很无奈的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都学懒了。”

实行以绢代役的制度,有的史学家说是统治者变相的对老百姓进行剥削,我不否认这样的观点,但是我们在持批判的观点看待问题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实行以绢代役,对于朝廷来说,没有事情的时候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了事情,又可以让老百姓服劳役;对于老百姓来说,不想服劳役就交绢,想服劳役就去干活。

绢代役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这样一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有了保障,只要不遇见什么大的自然灾害(旱灾、水灾、蝗灾),一年忙到头,生活也还过的去,每天早上给自己打打气,努力干活,积极劳动,争取早日奔小康。

相对比而言,当官的生活则是要比老百姓们强的多,无论在哪个时代,公务员都是首选的高待遇的工作,只要不遇上朱元璋那样的老板,公务员是没什么高风险的。

在唐代,官员的待遇很高,承袭隋朝的制度,官吏都是会授予土地的,而且无论是退休,还是死去,土地政府都不收回,可以做为永业田传给子孙。

从一品大员往下直到九品芝麻官逐渐递减。当朝一品授田一百六十倾,到九品只有二顷。虽然官小地少,但是足以安身立命。光宗耀祖,所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前仆后继,奋勇前进,走向了高考的独木桥(古代的科举)。

在唐代开国之初,李渊为了表示对开国功臣的酬劳,赐予了一些功勋宿将们土地,称为“赐田”,例如李渊的铁哥们裴寂。被赐良田千顷。

无论是赐田和授田都是官吏地主们的私有土地,是永远不收回的,但是要知道土地是有限的,而官吏却是一年比你年增长,到后来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大都成为了地主的私有土地,均田制也就是随之崩溃了。

但是这都是后话,在建国之初,推行均田制的时候。李渊还是很有信心的,他相信这个制度能够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国家休养生息,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