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第十六章【一代英主】

第十六章【一代英主】

而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做为中国封建社会里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隋炀帝显然不失为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可笑从古至今那些人云亦云的愚人,对陈旧的传统说法不做任何分析思考,只知一味盲从,这种偏执的态度必然会造成对历史人物的误读和曲解。

令笔者欣慰的是,如今时过境迁,政治因素对历史研究的影响渐渐淡薄,人们的治史态度也渐趋务实客观。

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下,今人在看待历史问题时,就更应该懂得尊重史实,强化还原历史本来面貌的责任感,严谨求索,敢于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敢于挑战那些虚假歪曲的论调,把被长期歪曲颠倒的历史矫正过来,还历史人物以本来的面貌。

曾经的一代英主,万国来朝;如今的滚滚骂名,万人唾弃。如果当日不曾心高志广,要建大隋万世基业;如果眼看高句丽坐大,却放任自流,苟安一时,不去冒险远征,试图将隐患扼杀于萌芽之中,又怎会有亡国之祸?

如果在征高句丽前开始腐化堕落,整日游山玩水,享受荣华,那隋朝非但不会两世而亡,那在征辽前已经建立赫赫功勋的杨广,也将作为一代英主名扬史册。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一招走错,满盘俱输。成与败,得与失,善与恶,千古流芳与遗臭万年,往往不过是一念之间,运气使然。

可当后人回首前尘,狂妄地试图去对某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时,却往往只是盲人摸象般看到某一个过失、某一件成绩,而除此之外,竟然一无所见。

杨广与仁寿宫之变——很多史书上说,杨广在仁寿宫**宣华夫人,还说他和杨素的私信误传到杨坚手中,引发杨坚震怒,要再重立杨勇,最后杨广弑父奸母,老高认为,这些纯属扯淡。

事关社稷国本,杨坚再白痴,也不至于临死前,听了女人一句话,尚不知事情真相,就要再换太子。

杨坚已经和大臣歔欷辞诀,杨广写纸条命杨素安排后事,稳定朝政,这是很正常的事,杨坚又有什么必要震怒。

一般写正史都应按照当时的史官记录来写,难道杨广就这么愚蠢,当了皇帝还会把自己弑父奸母的宫廷记录留给后人去写史?

况且还是那么隐秘之事,居然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