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唐朝那些事儿> 第十章【一代英主】

第十章【一代英主】

只好孤注一掷,尽起诸部共四十万人大举侵入长城,深入武威、天水、延安等地大肆掳掠烧杀,所过之处百不存一。隋文帝命杨爽率兵进行报复性反击,屡败突厥军。

强盛时的大隋在与突厥作战时鲜有败绩,那时的隋军常将突厥狼骑打得满地找牙,从大将军王杨爽到后来的杨素、宇文述,每个人都曾令塞外狼骑落荒而逃。

挟军事优势之威,隋廷乘机对突厥进行分化瓦解,有打有扶。在隋文帝时代和隋炀帝执政前期,隋朝对突厥的挑拨离间政策相当成功,成功地挑起了突厥内乱,突厥各部自相残杀,无法凝成一体,最终分裂为东、西两部,实力大损。

一盘散沙的突厥各部无力抗拒隋军,纷纷称臣依附。**的启民可汗(即突利可汗)也依附于大隋,做了隋朝的屏藩,北地百姓基本上得享几十年太平生活。公元600年,西突厥达头可汗大举入侵,杨广此时刚被立为太子,闻讯便请令北伐突厥,打得来犯的突厥人抱头鼠窜。

在凯旋归来的路上,杨广一边整饬边境防务,一边向杨坚请旨,免除被突厥骚扰地区的税赋,以令各地尽快恢复生机。开皇二十年,被自己族人打得山穷水尽的**启民可汗狼狈来投,隋朝便将西北广袤的土地“暂借” 给他避难。

不久后启民可汗率部在大隋的强力支持下带兵北上,沿途先后收降了铁勒、思结等十余部,得部众数百万。阿史那家族重新在漠北竖起了突厥牙帐,一跃成为东北方草原的霸主。

但启民可汗却以身子骨无法忍耐漠北寒风为由,不肯归还暂借的土地,带领阿史那家族的嫡系部众继续在大隋北部边境内寄居,并于607年入朝纳贡,尊隋天子杨广为“圣人可汗” 。

如果大隋朝一直保持强盛的话,这种寄居与依附关系也不会发生变化;但大隋却因征辽和内乱,在几年内迅速地衰落了下去,所以“暂借”便成了永久割占,启民可汗的继承人们还不时派遣部众南下试探,企图趁着中原衰弱之机攫取更大的利益。

隋朝末年对外征战不休,征高句丽又导致义军蜂起,便渐渐无暇顾及北方。

而大量内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和兵役迁入突厥,让突厥人口大增,**在始毕可汗的率领下重新成为北方大国,态度逐渐强硬,时常小规模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