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都市言情> 四小阴门> 第九章 灶王庙惊魂

第九章 灶王庙惊魂

这三天我除了玩耍以外,我可没闲着。因为我爷爷临终前一再提到我太爷爷王四谷是个大英雄,这无形中就勾起了我少年的英雄情结,以前上学没时间问这个,这回咱有时间了,可不能错过。

可是问谁呢?当然是我奶奶,我想除了我爷爷之外,能知道我太爷爷的,那就只有她了。果然不错所料,这老太太还真是知道我太爷爷,可是就是不告诉我。后来被我磨的实在没办法了,这才叹口气,拍了我一下脑袋,说道:“你这孩子,和你爷爷一样,猴精猴精的。哎,好吧。我就受不了你这个,我和你说……”就这样,我终于如愿以偿的知道了我那太爷爷,王四谷,究竟是何许人也!

原来我太爷爷王四谷,本名叫王喜山,是王家最后一代刽子手,到了他那辈,王家的手艺名声不错,直到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被当时的刑部尚书,军机大臣赵舒翘看中,这才一纸调令,带到了京城。可笑的是,王喜山到了京城之后,领的是六品的皇粮,干的却还是刽子手的勾当。

当时的刽子手已经不仅仅是砍人脑袋那么简单了,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还存在着表演的意义。有时候行刑,会有各方大臣前来观看,甚至还有一些老外洋鬼子到场观摩。这时候刽子手们就要拿出看家的本领了,这一刀下去,就要让全场喝出彩来,不然过不了几日,就得拍屁股滚蛋了!

王喜山有一手独门绝活,也正是这手绝活,才叫刑部尚书看中。在刽子手的行当里,王喜山算是一个人物,有一句话叫:快刀点地,滴血不流,这便是说的他!这话什么意思呢?说的是王喜山的刀快,他这一刀划过犯人的脖颈,直到刀尖点地,收刀入手,犯人的人头才掉落地上。

本来王喜山的日子过的很是平坦,直到廖天一阁主谭嗣同等人发起百日维新,最后戊戌变法失败,被袁世凯告密,荣禄揭发,这才有了戊戌六君子被捕入狱。西太后一纸榜文昭告天下,于光绪戍戌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公开问斩。

本来这都与王喜山无关,可是刑部却发来一纸通文,竟然点名要王喜山持刀!王喜山接到命令,就心中剧烈斗争了起来。不为别的,王喜山虽然读书不多,但他识文懂理,不是个愚人。他深知谭嗣同、刘光第等人乃是维新义士,良玉之材。如果自己真动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