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蜀汉之庄稼汉> 第1160章 满朝文武,不如一校事

第1160章 满朝文武,不如一校事

国的实际分裂, 洛阳与许昌的分治, 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时到今日,汉魏局势,已然翻转。

更别说季汉除了水利灌既工程,还有新型灌既工具。

当年拿下陇右的时候,正好遇到陇右大旱。

那时冯都护留守陇右,造出了不少水车,积累了不少防旱经验。

这些年来,已经从单纯的高筒水车,发展出各类各样的水车。

人力、畜力、水力,高筒、低筒、翻车,单组、多组……

穷有穷的用法,富有富的用法。

不管是哪种地形,总有一款适合你。

以三国时代的耕种水平和耕种面积,只要不是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旱。

比如说像那种炎旱冒烟,万里赤地的情况。

也就是说,只要河流里还有水,那么就不用太担心抽不上水灌既。

而历史上发明了龙骨水车的马钧,这个时候正在修筑洛阳城的城墙。

马钧是不是真的在搬砖不知道,反正魏国太傅就是这么说的。

只是不过怎么说,魏国的底子也比吴国的要好上许多。

面对延熙三年的这一场春旱,许昌和洛阳,就算是拼光最后一点底子,总也能勉强熬下去。

但吴国就不一样了。

豫章以东,主要是以建业为中心的丹阳郡和吴郡为主要产粮区。

但吴郡乃江东世家林立之地,便于灌既的上好田地,早就被地方豪右所占据。

普通百姓,寻常年景都是勉强存活,在这种旱情下,根本没有一点对抗天灾的能力。

而丹阳郡,光是支撑起朝廷的府库支出就已经够勉强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赈灾?

豫章以西的荆州,情况就更是复杂得多。

荆州本是四战之地,前些年差点被战火烧成一片白地。

直到夷陵之战后,才算是安定一些。

陆逊主持荆州屯田,谁料到才过三年,屯田初见成效,就被调去了武昌。

然后么,冯鬼王趁虚而入,大力推销种甘蔗。

现在整个荆州都指着种甘蔗换红糖赚票子,再拿票子买蜀地的粮食。

换成以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