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三国游侠传> 第五章 名将之花

第五章 名将之花

却是杜似兰亲自掌握。这以后虽然信息由于传递速度的限制仍很缓慢, 但我的消息来源却比从前强多了。即使不出门, 天下的大事也能知道个七八。

各地区的联络站都设有比较充裕的精干人手,平时赵楷向我通报本地情况,也都是派他们潜来许昌,将情报转交给我。此次西北情报站的首领亲自出马,找上门来,可见情况非同一般。

张凤微微笑了一笑,道:“飞帅不必如此紧张,其实也没什么大事。”

我点点头:“我知道。”

张凤在腰间丝带上摸索了一儿,取出短短一节细青竹,递了给我。我手心向上摊平右掌,左手握好那截细竹的中身,将较粗的一头往右掌上杵戳一下,然后左手轻轻向上一拉,一个小小纸卷已落在我右手掌心里。

淳于铸双眉一扬,嘴里发出轻轻“啊”地一声响。

我顾不上看他一眼,立刻小心地打开那泛黄的纸卷,在熟悉而温馨的感觉中,仔细阅读。

张凤观察着我的脸色,轻轻不为人察觉地摇摇头,心:“飞帅确实爱纸,真是个怪人。”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纸张出自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前87年)。这些最初的纸张,质地粗糙,大都为麻类、纤维所造,还不能做书写的材料。到了东汉,造纸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弊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又据《东观汉记》记载,蔡伦用树皮做谷纸,用鱼网做网纸,用麻做麻纸,并且经过很多工序。如用树皮造纸,要经过剥皮、沤烂、蒸煮、舂捣、漂白等工序,从而使纸张平、光滑,适于书写。

张凤并不喜欢纸。虽然她还很年轻,但却和老头子的师父一样不喜欢纸。他们觉得纸既无简之厚重,又少帛之耐用,容易破损而且书写不易,造价也不比上等缣便宜,实在极不适合撰写这种机密情报。但以这种纸作为载体,却是飞帅特意向师父要求的。近两个月里,张凤向许昌传递了不下十次情报。派遣赴许的属下中有一个非常精干、千中挑一的家伙,他去许昌的次数最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