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七品封疆> 第二百四十七章夷州归附(五)

第二百四十七章夷州归附(五)

眼下老主驾崩,新君登基,急需一个好彩头。考虑到大明公文传递时效性的问题,那么把这个请求归附的书信,改成是新君刚登基时就投递的,效果就更好了。

这块土地孤悬海外多年,在朝廷诸公提来,都说是土人横行,不奉王化。如果派兵征讨,得不偿失。长期以来,始终在澎湖设一个巡检司,但没在夷州设立官府,这块土地也就是从实际上,并不归大明管辖。

眼下新君一继位,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就主动要求回归大明怀抱。这说明什么?不正说明新君恩布四海泽被苍生,连这些土人都感受到了天子的伟大,痛改前非,积极主动的请求归附么。

而且这上面还着重提到了,自己这些土人,是在香山县刘知县的教导下,认识到了过去的错误,迷途知返,果断决定回归大明怀抱。这时候,即使是对于李炎卿再怎么不顺眼的人,也不能否定这件事。

谁否定它,谁就是立场有问题,谁就是站队不正确,是要吃大苦头的。新君登基,土人来降,主动要求并入大明疆土内。这时候不管真实想法是什么,上本时都只能表示附和,再顺带歌颂一番明君在位,众正盈朝,才会有土人前来归顺,此乃大明江山稳固,四海升平的吉兆。

至于夷州归附后,谁来管理的问题上,按李炎卿的分析,朝内诸公怕是没人愿意到这个远瘴之地为官。当初香山县就有过全县无官的先例,夷州比香山更为恶劣,不但没钱。还都是土人,大家连语言都不通。怎么派官?而也不会有一个官愿意到这来任职,那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这份请求归附的奏折里也表示。本地土人原有部落首领洪四妹,素有人望,深得土人之心,又肯忠于朝廷。请求朝廷让她继续管理夷州,世代为国朝蕃屏,绝无二心。

在大明正规的体系中,没有女人做官的位置。可是地方土人,由于向来有着民族传统这面大旗护身,女人当官也就不算新鲜。像广西狼兵首领岑花老夫人。那就是个女人掌权掌兵,担任土司,朝廷也不会过多干涉。

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香山有个洪四妹,夷州也有个洪四妹。这话都不用李炎卿辩驳,就会立刻被同僚拍回去。重名,重名懂么?那些土人没文化,起名字也就那几个,重复了太正常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