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秦皇纪> 第四十九章 救?不救?(上)

第四十九章 救?不救?(上)

。只要华夏强大了,区区匈奴又何足道哉?”

蒙骜眼中jīng光闪烁,微微点头,看来,他对这话也是赞成了。

“丞相以为此计如何?” 秦昭王忙问范睢。

“君上。三王子之言虽然有理,却似有不妥。”范睢摇摇头,道:“时间太短,臣还未思虑得周全。”

如此大事。即使以范睢的才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想得太明白,他需要时间。

“上将军呢?”秦昭王扭头问道。

“君上,从军略上来说。似乎可行。”白起是先扬后抑,道:“可是。军略往往要从政略上看。至于政略,这并不是臣之所长。”

军略主要是指军事观点,政略可以理解为政治眼光,这的确不是白起善长的。不过,白起这话很是惊人了,与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继续”颇有些相近了。

“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妥善之策?”秦昭王把手一摊,颇有些苦恼。

“君上,如此大事,岂能一言而决?”司马梗忙提醒,道:“纵观华夏历史,也未有如此难决之事啊。”

这话到是有理,很有理。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还从来没有出现这种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情况,秦国统一华夏的天赐良机出现了,而同时,华夏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出现了,谁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想明白。

“寡人何尝不明白。可是,这不能拖啊,必须得在短时间内决断。”秦昭王很是无奈,道:“战机稍纵即逝,东进之事倒是可以缓上十天半月。可是,匈奴南下不能拖,十天斗月之后,匈奴说不定已经占领了河套之地。”

“君上圣明。”白起点头赞扬。

秦昭王这话很有道理,东进可以拖上一段时间,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都成。问题是,匈奴南下在即,若是秦国反应慢了,就会错失良机。

把众人一扫,只见个个眉头紧拧着,明显是没有办法,秦昭王一颗心直往下沉。当他的目光停在秦异人身上时,只见秦异人双眉紧拧,眼中jīng光闪烁,正在思索,忙问道:“异人,你可有妙计?”

“……”秦异人如同木桩似的,没有反应。

“这……异人,你可有妙计?”秦昭王的声调转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