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怒海归航> 第十九章 如履薄冰

第十九章 如履薄冰

职务越高,责任越重!

内部不稳、外部威胁,几千人的吃喝拉撒、几十条船的安全系于一身,这让新官上任的总督大人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懈怠。上午去南岸,下午回北岸,刚从正施工的要塞下来,又马不停蹄的赶到船坞,连穿越前在美国创业时,董南都从未像现在这般敬业过。

“十字架已经支起来了,最多两天就能把上面拆完。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三天后就能进坞。杰克……这下有得忙了,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安全都交给你了。”

船坞现在像个大工地,几百号水手正顶着炎炎烈日清理淤泥。“黑珍珠”号和“艾迪”号两艘吨位较大的三桅船,正停泊在即将进坞大修的“胜利”号两侧,用刚竖起来的十字架和滑轮组,争分夺秒地拆除上层建筑。

现在没有船长、没有舵手更没有指挥官,船长联席会议成员以身作则,一个个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干得热火朝天。见不会骑马的董南,骑着一头毛驴赶了过来,巴里立马扔掉铁锹迎了上去,指着河流中央的“胜利”号,一脸兴奋不已地表情。

所有船舶都是由木材制成,而船舶结构本身又非常封闭、阴暗和潮湿。

尽管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不知道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木腐菌繁殖,进而逐渐降低木材强度,最终摧毁船只的结构致密性。但还是知道淡水比海水更能导致木材腐烂,保持通风、干燥和采光才能延长船只寿命。

这就意味着无论清理舱底污水,还是检修水线以下部分船体,都必须在干船坞里作业。毕竟“胜利”号那么大吨位摆在那里,想要让它保持平衡,就算把桅杆、艏艉楼等上层建筑先行拆除,也不能把压舱物轻易拿掉。况且只要是船都会漏水,水线以下部分船体的维护,更需要一个干燥的作业环境。

正因为如此,葡萄牙人留下的干船坞,成了萨累最具价值的战略要地!

为了确保船坞绝对安全,杰克-董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但要求刚组建的海岸警备队派船去上游巡逻,而且还要求奥赛罗加设岗哨,以应对有可能来自于陆地上的威胁。

天气太热,见巴里那副满头大汗的样子,董南连忙从毛驴上取下羊皮水囊,一边递给他,一边看着“胜利”号上正干得热火朝天的人们,不无担忧地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