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164.林贤

164.林贤

“赐荷兰国王敕谕曰:朕惟柔远能迩、盛代之嘉谟、修职献琛、藩臣之大节,输诚匪懈、宠赉宜颁。尔荷兰国王耀汉连氏甘勃氏,属在遐方、克抒丹悃,遣使赍表纳贡、忠荩之忱、良可嘉尚、用是降敕奖谕,并赐王文绮白金等物。王其祗承、益励忠贞、以副朕眷。钦哉!”——《清?康熙朝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自从顺治九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清廷跟荷兰算是因为共同的敌人走到了一起,此后双方的交往可以说是日益密切,但清廷对待荷兰的态度始终是居高临下,而且以利用居多,譬如康熙三年利用荷兰收复了金厦却只颁勅谕二道及银两丝绸一部作为褒奖等等,所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甚是明确的拒绝了协助施琅攻击东宁的要求。

但是随着施琅的战罢以及东南海防的吃紧,荷兰人看到了重返台湾的希望,因此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底,荷兰武装商船“东方号”及通报船“海王星号”利用郑军全力准备琼州作战之际越过台湾海峡偷偷溜进泉州港,随即被回任奉命大将军主管三省海防并征讨东宁的康亲王杰书及福建总督吴兴祚等人奉为上宾。

但被清廷坑过几次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来对清廷抱有极深的戒心,二来也轻易不敢直面曾经一气消灭施琅大军的明郑方面,于是在尔虞我诈的交锋中,双方关于清荷联合作战中的指挥权、攻占东宁后是否将台湾及澎湖赐予荷兰、是否支付荷兰雇佣军的军费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

不过在谈判桌上咄咄逼人、寸步不让的荷兰人并不知道,他们虽然利用郑军水师全力投入琼州作战的机会侥幸逃过了台江队在闽海上并不严密的警戒线,但却被一艘前往澎湖贸易的法国船所窥见,出于竞争关系以及荷法战争未能彻底并吞比利时地区的心结,法国人向明郑方面通报了这一发现,于是一场精心组织的围捕已经就绪了??????

“你们疍家逐水而生怕也有千年了,如今我家主上体恤尔等苦楚,愿上奏大明监国赦尔贱民身份、准尔上陆、赐尔土地,不知道几位长老对此可是愿意啊?”

当时的观念里,疍民乃是异类受不到陆居居民的认同,官府也不把疍民入册,是野生野长的没户籍的游民,死后更不准在陆地埋葬,只好葬在沙滩形成的沙岗地带,一些沙坟逢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