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其他类型>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 158 章 天统消消乐(八)

第 158 章 天统消消乐(八)

年, 制度从粗糙到成熟, 上升渠道确实完全打通了,但科举该出的题也都出得差不多了。

——四书五经就那么点内容,可以说,千年里,每一个字都被反复考过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答题时夺得考官的青睐,考生们的引用直往标新立异方向狂奔。

从史书到六子,从佛经到道藏,再剑走偏锋一点,直接自己编一句名言说是某某说过的……当然,这仅限于平日里阅读量广的人,更多的是从小到大只读四书五经,别的看都不看,因为“考试不会考”。

在前朝中后期,科举世家已经总结出来一套学习规划了:

八岁未入学之前读《性理字训》。八岁之后:先读《小学》,而后是《大学》,再然后是《论语》《孟子》《中庸》《孝经刊误》,紧接着是《易》《书》《诗》《仪礼》《礼记》《周礼》《春秋》并《三传》;十五岁后再读《四书注》《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这些。

只要从小到大按照这些来学来背,基本不用怕考试了。

——学渣除外。

但这样子考试,造成一个很严重的后果……

第五昂:“前朝自文帝以来,盛行八股,考生不识‘三通’,不观‘四史’,便连梁祖、楚宗,都不知是哪一朝皇帝。”

——换成平行世界,就是大部分考生不认识汉祖、唐宗。

许烟杪:【哦!懂了。“这部分考试不考,我们跳过。”】

第五昂:“且,写文章必用典、必成语、典必生僻,语必……能用生僻的字,便不用常用字。能用古体字,不用俗字。能用豭豝,绝不用公猪母猪。”

许烟杪:【嗯嗯!明白。“写英语作文尽量用高级词汇,用长难句。”】

说着,第五昂顺手写了一行字:蠖略蕤绥,漓虖幓纚。

老皇帝:“什么意思。”

第五昂:“夸耀天子车乘龙行之貌,车饰之美。”

许烟杪:【暗讽天子农民出身,不认识生僻字?】

老皇帝:“……”

高铁柱面无表情地做出评判:“狗屁不通。”

【是啊是啊!】这里也有个不学无术的在疯狂摇旗呐喊:【就不能夸得简单易懂一点,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