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第一百二十六节 酸和碱(二)

第一百二十六节 酸和碱(二)

8%的浓硫酸

季思退和其他人来不及欢呼这一伟大的时刻, 而是忙着边边干活边给土著工人讲解生产要点――现场观摩比单纯的上课讲授要直观些, 适应土著工人的文化水平。

当然一旦运转,除非检修或者其他要紧的事情就不会再停炉了――毕竟热炉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燃料,经济上很不划算。

不过季思退手里总共也就20吨硫铁矿,全速生产的话运转不了一个月就消耗完了。硫铁矿什么时候再运来就得看造船的速度有多快了――不过到这个时候煤焦化上的硫酸应该已经量产了。这里的硫酸生产就不会太重要了。季思退已经在考虑了,如果煤化厂硫酸够用,那么可以用这里的设备将硫铁矿制造硫酸铵作为肥料。

第一批98%的浓硫酸制出来了,它们被小心的装到订做的罐子里,密封好。然后盖子外面再用熟石膏泥封闭。上面又盖上一只陶土烧的覆盆――用来防雨。

“这法子管用不管用?”徐营捷看惯了现代工业包装,现在乍一看和黄酒一个模样的瓦罐子,觉得不可思议,有种很不可靠的感觉。

“硫酸可是已经生产了二百年了。放心好了,过去都是这么包装的。”季思退说。

罐子上贴上“98%浓硫酸”、生产日期、生产地点的标签之后,被小心的装进木器工厂特制的木箱里,一个或者两个一箱。箱子里用草绳缠绕罐子作为减震缓冲用。然后被装上列车,运到化工危险品仓库去。

硫酸初战告捷之后,季思退带着土著工人们边生产边教学了十几天,直到土著工人基本掌握了生产工艺和流程,以及把安全生产规范全部背下来为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