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四百一十三节 崔黎对答

四百一十三节 崔黎对答

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有奇。”

黎遂球默默点头(bqger)•(com), 心道这髡贼果然消息灵通!居然连户口黄册的数字都知道!

“然而先生可曾想过✒(笔趣。阁)✒[(bqger.com)]『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qger)•(com), 明国太祖洪武十四年编全国黄册,检得口数却有五千九百八十七万——自洪武十四年至天启六年,有二百三十余年,虽说期间有成祖靖难,又有水旱灾害,到底也还是承平之世,为何这人丁不增反减呢?要知道朱元璋建国——可是在元末数十年天下大乱之后。”

“先生所引数字,学生并不知晓。不过先生自己也说得,这是黄册的数字——先生可知道这黄册的数字最做不得准?”黎遂球虽没当过官,对衙门里的事情亦非一无所知,“本朝自一条鞭法后,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是故赋役一准诸田,而人丁之消长,无甚关于会计之大数,造办黄册登载人口时或有人无丁,或有丁无人,有司不及问,亦不必问。

“先生说得好。”崔汉唐心想这黎大少肚子里的货色还真不少!“即如此,可见天下承平日久,生齿日繁,而官府黄册却不载——这百姓都到了哪里去了呢?”

这问题并不难回答,这些不在册的人口,要么是官府“漏编”了,要么就是投充在缙绅豪强之下——黎遂球家的门下,这样的人口就不少,无地开铺子的商人算是他家的“伙计”,带地的便算是“佃户”。自家门下这样荫庇下的人口黎遂球自己也不知道,不过这是家里的一个重要财源。

“……想必美周先生自己也知道,不论是‘漏编’的还是‘荫庇’的,这些百姓的税赋,都是落不到朝廷口袋里的——至少是大部分。”

这个道理黎遂球当日明白,自家之所以有很多人来“投献”,无非是图自己的“举人”功名,能减税免粮。

“美周先生是举人,自然知道举人免粮不过六石而已,”崔汉唐柔声道,“如今到底免了多少,大概也只有贵管家知道了。”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这些消失的人口,大多投充了豪绅大户的门下,以此来逃避赋税。双方都获利,唯独朝廷受了损失。

这话黎遂球无可驳斥——这是事实。虽然早就知道这里的积弊,但是普天之下皆是如此,他亦不能免俗,况且作

(bqger)•(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