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第一百零二节 特号高炉

第一百零二节 特号高炉

的平均温度有40多c,夏天热得时候会到60多c。

出铁口又被重新封上了。炉长赵有才双手拿着测温枪,快速来到炉前测试炉内铁水温度。如果温度过高,他要向炉内添料;若温度偏低,他则要关照鼓风机室加大吹风。此时,豆大的汗珠从他的安全头盔下流出,身上的防护服已全部湿透。

赵有才是从广东来得――他可不是流民,而是自己渡海移民来得。他原本就在韶关当练铁匠人,因为最近买卖不景气,听说临高这里要大量的炼铁匠人,便来投奔了。进了炼钢厂就到一号高炉当炉前工。

他在韶关一带的土铁窑当炼铁匠人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看火看烟就能判断大概的温度。铁匠、炼铁工人出身的旧匠人多半有这样的经验积累,但是这种经验积累既无标准也没有具体的数字的。到了临高之后经过系统培训和炉前实践,他的经验得到了系统化理论化的梳理――他又是个好学的人,参加了钢铁厂的培训班,成了骨干工人。他对温度的敏感很快就进入了季无声的视线。在当了他一段时间的“学徒技术员”之后,赵有才当上了二号高炉的炉长。

“首长――”赵有才看到季无声,赶紧过来招呼。

季无声摇了一下手:“怎么样?”

“本班第二次出铁。一切正常。今天的转化率很不错,我看能超过1。”赵有才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笑容。

“干得很好。”季无声点点头,“你先把手里的工作移交给值班工长,我们去特号高炉。”

赵有才去办理移交手续,季无声在高炉周围看了看生产情况,目前二台高炉和一台平炉的生产状况尚算平稳,虽然限于炉体材料的问题,小修、中修和大修的间隔有些短,不过好歹保持了连续生产。大致满足了目前工业口对钢铁的需求。

不过,特种钢偏少,型材偏少依然是摆在他面前的主要问题。生产出来得钢铁固然数量可观,但是加工型材的轧钢厂的生产能力却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工业口的需求。不管是什么企业使用,总不能直接使用铁锭钢锭。

解决了硅钢之后,一定要设法自产一些轧钢厂的设备,扩大轧钢厂的生产规模。季无声盘算着。

特号高炉前,参加试炼工作的工人们已经聚集起来了。烘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