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第一百零一节 庆云观

第一百零一节 庆云观

到“下一步是扩大名望,发展教徒先得把这个庆云观争取过来。”

他正在思索着怎么夺取庆云观的领导权,一个眉橡目秀的小道童,名叫明清出现在他住得静室的门口。

“盗道长,您的医案还是放在二进的戏台下吗?”他问道。

“还是老规矩。”张应宸说着将羽毛笔装入文具盒,吹了吹报告,将报告叠好,放进一个带锁的小首饰箱里。报告是用英文写得一在本时空这算是最简单的手写密码了。全杭州也不见得有一个人能够看明白:教会的传教士们个个都是语言达人,但是张应宸不认为他们会懂英语而且还是现代英语。

他站起身来,喝了一口茶,咳嗽了一声。拿起了从不离开视线的带锁医药箱。不管名声多大,张应宸依旧是青袍布绦的寻常道装,但是那副旧时空里肉蛋奶做基础打下的高大身材,放在这个时代尚称富庶的两浙也算很有视觉冲击力,何况正式组织宗教活动已有一年多,对于如何装出一派道骨仙风的高人派头也有了几分心得“庆云观里的神医赛纯阳”这个说辞,已在市坊见渐渐流传开去。最明显的证明就是,近来问诊的病家里居然多出几个三姑六婆式的人物,专问他可是不是吃雷斋的火居道士,有没有还俗入赘本地土著家的意思。看来张应宸的价值并不只有马道长才懂的。

明末两浙的佛道庙宇世俗化的程度很深,父子相传的子孙庙只杭州就有不少,每年也少不了大姑娘小媳fù跟着做法事的俊俏道士和尚sī奔的风流公案。除去云栖寺的莲池、天童寺的圆悟这类名望极高的所谓高僧,僧道公然娶妻生子已是普遍现象。相比那些很有后世〖日〗本僧侣家族产业风格的子孙庙,广州那个很有鱼玄机遗风的莲huā精舍只能算是娄特种服务业偏门的小儿科。

张应宸带着药箱走到第二进的院子里,戏台旁有好几株上的百年的香樟树,浓荫蔽日,他的医案就设在树荫下。药箱里装着数十种润世堂出品的按照现代配方和工艺制造的中成药。亦有若干种临高产得西药一最重要的是磺胺和土霉素。没有这两种抗生素,他的名声就不会这么大了中医药在抗感染方面是比较弱的,好几个在本时空的名医都束手无策的病例,就是靠着抗生素才挽救回来的。

〖药〗品消耗得很快虽然考察团给他又带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