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临高启明> 第二百节 造船

第二百节 造船

合的技术上,吴旷明搞了一些传统的榫接工艺,确保咬合更为紧密。按照技术资料上的要求,工人们已经在咬合部分架上的钉入了铁制的紧固件,确保咬合的连接强度。

当海林他们来到车间的时候,工人们正在陆有天的指挥下为复合桅杆安装铁箍。安装铁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复合桅得强度。即使是整根的直材桅杆也要安装铁箍。

要加上铁箍的部位已经用墨笔进行了标示,上面还有不同的数码――因为桅杆的直径并不是上下完全一致的,所以每个铁箍都是按照部位的尺寸定制的,铁箍的直径略xiǎo于桅杆的直径,以确保一旦套上后能够紧紧的箍住。

一个个的铁箍正在旁边的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是用煤气作为燃料,不但热值有保证,而且使用干净。铁箍在加热炉里被加热到红热的程度,这样能够刚刚好的套入桅杆。

陆有天注视着加热炉旁的工业温度计――自从有了这个玩意之后,原先手工匠人们的神秘手艺就是屁了。过去他靠看炉火和工件的颜sè,皮肤的温度和听炉中发出的轻微声响来辨别是否达到了合适的温度,这是他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就算他愿意教,年轻的徒工一时半会也很难理解领会。自从澳洲人在广泛的推广了这种粗大又难看的所谓温度计之后,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秘密就变得一钱不值了。澳洲人给每一种加工件和加工工艺都编制了专mén的工艺手册,特殊的加工件则会随件发来工艺单。工人们只要查一下工艺手册就知道该加热到多少温度,再看温度计的显示就能在火候上做到比他这个老师傅分毫不差的水平。

这种事情让陆有天一度很是崩溃。不过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技术――毕竟靠毫无标准的个人感官来这种东西更可靠。他加工制造工件的时候也不容易出问题。

“取一号件!” 他看到温度已经升到了规定的的数值,赶紧大吼了一声。他的儿子,金工车间一级技工陆寿永。赶紧用长柄铁钳子从炉内把烧得通红的铁箍取了出来,另外几个手持铁钳工人一起帮忙,缓缓的将炽热的铁箍往桅杆上套,铁箍碰到得桅杆表面上冒起了缕缕白烟,发出烧焦的嘶嘶声。不时还冒起火苗来。当最终铁箍到位卡住的时候,周边冒出了一阵xiǎo火苗。工人们很快扑灭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