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都市言情> 家中谁寄锦书来> 第四十七章 培训班(二)

第四十七章 培训班(二)

工整、书写迅速,而且能抓住重点、条理清晰。(bqger)•(com)

“小姑娘,你父亲就是上个月表彰的救人模范杨泽贵吧?”课间休息的时候聂书记和淑芬摆起了龙门阵。

⧈鹿台幽王的作品《家中谁寄锦书来》最新章节由?[笔趣#阁]?全网首发更新,域名[(bqger.com)]⧈『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qger)•(com)

“是的,聂书记!您认识我父亲?”淑芬从主席台上的座牌上知道了书记的名字。

“也算认识吧!那天县里开表彰大会我在现场,我还看到你了呢!县委大院里还有宣传模范的大字报,很不简单呀!那里面还提到杨淑芬了,就是你了吧?”

“对,聂书记,我叫杨淑芬。都过去好久的事儿了,我爹说他只是做了一个邻居和一个普通社员该做的!”

“这正是你爹不平凡的地方呀!小杨,你也很不简单,你已经不上学了吗?”

淑芬听到“上学”两个字,心里依然会荡起涟漪,所以她才倍加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坐在那里静静地聆听,仿佛又回到了久违的课堂。“不上了,不过,像我爹说的,哪里都是学堂,‘农业大学’能毕业了,那也很了不起!”

“是呀,这‘农业大学’可不是扛着锄头、挑着粮食、耕着田地那么简单,学问大着呢!”

“嗯,聂书记,你为什么也坐在这里听课呀?”

“哈哈,我也‘农业大学’没毕业呀!”

淑芬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个幽默风趣的聂书记,跟他见到的其他当官的不一样,它既不像罗乡长那么死板,又没有七叔那样“狡猾”。

接下来的三天是“生猪养殖”的见习课。岔河乡畜牧站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两头种猪、三头母猪和几十头小猪崽成了活教材,乡畜牧站的饲养员成了处处犯错的“反面教材”。地区畜牧局的技工师傅,手把手给饲养员纠正错误,农民们看得目瞪口呆,才发现自己喂了一辈子猪,连个猪圈都没打扫正确,更别说饲料搭配、保温保湿之类的了。聂书记和淑芬照例记着笔记,一些农民照样笑话着“牵猪人”,极个别的农民干脆躲在招待所睡大觉……

“你们家喂几头猪?”在老师教授实践课的间隙,聂仁昊和淑芬又拉开了话。

“以前两头,今年稍稍宽裕一点,引了三头。”

“哦,三头也不多呀,给国家上交一头,自家留一头,也就能卖一头了!”

“嗯,有时

(bqger)•(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