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历史军事> 锦衣笑傲行> 第四百三十四章勤王(四)

第四百三十四章勤王(四)

六部之中,吏、户两部是郑家的人马,大乱一起,就都站在了郑娘娘一边。效法内阁,也开始闭门不办公。兵部尚书王一鹗倒是照常理事,处理军情。可是他调来了一支人马保护衙门,谁敢冲击兵部,就地格杀勿论。表明态度,严守中立,不参与任何一方。

李世达,礼部尚书于慎行,工部尚书曾同亨三人,倒是积极的支持废立之人。他们之中,或有人是反对新法,或有人是与江陵党有仇,见万历欲起复江陵党人,自然心中生恨。但是与这些原因相比,申婉盈道出了一个更重要的理由“虚君实相。他们几个人,都是因为这个,才跟那些阉党搅在一处。听说这都是那个播州来送金子的九头驸马,提出来的鬼话。他不知怎的,居然说动了李世达等三位大臣,情愿跟着他,去做这篡逆之行。更为可悲的是,这三人中,于慎行,曾同亨,都是父亲的至交,也是人品无亏的君子,真没想到,他们会铁了心的,跟叛党混在一处,还想要劝爹爹也和他们同流合污。”

“我猜他们还会对岳父说,自己这么做,是在拯救大明。是在为万世开太平,是对的起江山社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是啊,我爹说,他们说这些话时,目光清澈,表情坚定,决不是违心之语。他们还说这是为了大明的前途,要忠于大明,不忠于天子。多年老友,最后只能割袍断义,我爹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这事里,还有许多国子监生,地方上的秀才、举人,跟着附和,声势非小,弄不好真有可能倾覆我大明的锦绣江山。”

“果然如此。那位九头驸马,倒不是个等闲之辈,靠这些把戏,把几位老臣,都给说动了。我估计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年轻的文官,是这次事件里的主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几位老大人的品格怎么高洁,想着为国为民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怎么让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得利。自己怎么能捞的更多。真要是按那九头驸马说的,搞起了君主立先,一人一票,那帮读书人得利最大。其次,就是宗族势力,大明疆域万里,交通不便,他们说的那些把戏,能搞起来才奇怪。最后无非变成宗族自治,豪强称王。倒霉的,还是那些老百姓。朝廷没了集权,哪还有什么威势,拿什么震慑诸夷?而且各省穷富不一,丁口不等。真到了那时候,准有人站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