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儿,你今天怎么又一个人在这?”李贞一回家,就看见一只躺在竹椅上发呆的儿子。
朱文忠默默从竹椅上爬起来,垂头丧气道:“文正又去逗标儿了。”
李贞无奈:“你也去啊!你舅舅特意把你叫回来,就是让你好好亲近标儿!”
朱文忠更加垂头丧气:“我去了。文正和阿英把标儿围得严严实实,我只能在一旁坐冷板凳。”
李贞扶额:“保儿,你就不知道挤进去吗?”
朱文忠双手抱头,烦恼极了:“我不擅长和人争斗。而且……而且挤进去了,我也不知道做什么。”
李贞放下扶额的手,深深叹了口气:“是我的错,我教的你不要争斗。”
李贞在元末饥荒之前,家境不错,才能一直接济朱元璋。
在封建时代能经营一个不错的家境,李贞的智慧和情商显然都相当不错,甚至读过几本书,虽写不了字,但识得一些字。
朱文忠有浓厚的读书兴趣,也是源自李贞。
虽李贞算不上什么耕读之家,见识也比普通农人强上一些。
乱世饥荒刚起时,李贞还变卖家产,宰杀牛羊,与邻里一起结寨互助,等候官兵来救。
后来世道越来越乱,村庄被烧毁,家破人亡的李贞与李保儿相依为命,几近饿死,终于找到了朱元璋。
李贞知道一家人的安危都系在朱元璋身上。他为了儿子,甚至让儿子认朱元璋为义父并改姓,然后以自己失去了家人和妻子心灰意冷为由,拒绝续娶。
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血脉看得特别重。
李贞就剩李保儿这根独苗苗,居然让李保儿改姓,又不肯续娶,连朱元璋送他侍女侍妾都以“我一农夫享受不来”为由不肯要,后续也没打算再留下其他血脉,基本断了自家香火。
李贞救济朱元璋,对朱元璋几乎有救命之恩。
李贞不仅从来不提对朱元璋有恩,只提向朱元璋报恩,还为了儿子李保儿的未来连自己的香火都不要了,可见其对李保儿深厚的爱,以及超高的情商,和暗藏在心底的狠劲。
说实话,就算到了现代,断自己香火的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