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都市言情> 1627崛起南海> 第239章 胜利港造船厂(四)

第239章 胜利港造船厂(四)

受火炮开火的后坐力,打了两三炮之后,承重的甲板就开始有了裂纹,而且木结构结合处出现明显的松动。这样要是爆发较为激烈的海战,恐怕没等把对手轰沉,就先把自己的船给震散架了。于是船用火炮的研制也因此而暂时搁浅,海运部只能一边强化新式帆船的承重结构,一边等着军工部门在火炮制退装置的制造上取得新进展。

不过前期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的海上试炮也并非白做工,至少海运部和承担火炮研制的军工部门都由此意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并从试验过程中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数据,各个部门根据这些试验所得到的结论,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

穿越集团的军警部里虽然人才济济,但严重缺乏拥有海军从军资历的人员,更谈不上对海上炮战的认识。说白了大家都是键盘党,大家都知道这个时代的海上炮战往往都距离极近,并且因此也想到了通过火炮的射程优势来压制同时代的海上对手,但真正去海上试过炮之后,众人才发现这种近距离炮战的必要性并不仅仅只是受制于火炮射程,主要还是前装炮在船上的射击精度太过惨不忍睹了,射程大并不见得能有拥有足够的优势。(.)哪怕只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在海上的精准度连陆上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只要一点点的风浪颠簸,就足以让出膛的炮弹在这个距离上偏离目标数十米远了。

如果真打算要以射程来换取交战中的火力优势,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提高射击精准度,而这显然无法依靠现有的前装炮来实现,但后装炮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出来的,现有的军工部门无法独立完成这个目标,必须要化工、机加、冶金等多个部门的科技树都升到一定的阶段才行;要么就只能像西式帆船那样,依靠火炮的数量来弥补精准度的不足。

相比之下,后一个解决办法显然更容易实现一点,但实施起来同样会有很多的问题要多装炮就得造大船,而以目前的技术力量,建造排水量在千吨以上的炮舰,一年下水一艘恐怕都没人敢打这包票。而且就算造出来了,现有炮兵的训练也未必跟得上趟。虽然现在炮兵还没单独列编,但如果仅以规划中的炮兵编制来估算,一个炮兵连大概会配备八到十门火炮,一艘配备25-30门火炮的战船,所需的炮兵数量大概就得一个营的编制了。未来海陆两方对炮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