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其他类型> 即鹿> 第十章 元光非池中 景桓再献策

第十章 元光非池中 景桓再献策

下来,此类小月氏的遗民长期与本地的主体民族混血、融合,不仅文化上受到影响,与之相近,相貌上很多也不大能看得出来了,早成“杂种”。此杂种不是骂人的词,杂者,乱也,可以理解成混血种族。

支勿延应是家族的遗传基因较为强大,因仍保持着高鼻、多须等明显的外在特征;而史亮,其家族虽已经居陇数代,却尚保持传统,只与同族通婚,纯以血缘论之,不与支勿延等类。

“诸位请入座罢。”

拔若能、鹿游、支勿延等谢恩上榻。

诸胡虽髡头小辫,然上榻、跪坐的一系列动作俱流畅熟练,坐下后,也都姿势标准,竟与唐人无甚区别。回想刚才他们应答时的口音,亦皆唐话流利,与腔调生硬的秃连樊等截然不似。

莘迩心道:“卢水胡臣服日久,受我中原文化浸染极深。我前些时询问他们的情况,听说不仅其普通的牧民多有通几句唐话者,其上层之酋大,且稍有识唐字,乃至博览唐家书籍,造诣颇深的。今观诸辈言举,此言不虚。”

他一一扫视诸胡,胡人们纷纷俯首,表示恭谨。

莘迩看了一圈,目光落在了且渠部的酋大拔若能身上,又想道:“建康郡内的卢水胡各部,且渠最大,落民最多,其部酋大俨然诸部之长。果然如此。和鹿根部唯一千人官,且渠部却下置左千人。”

本朝继承前代,尚右,以右为尊。左千人与千人的关系,好比是左长史与右长史的关系,亦即“千人”其实就是“右千人”,所以不称“右”者,是因为胡部多数只设一个千人,所以没必要分左右。只有当某个胡部民口繁多的时候,才会增设一个“左千人”。

至於“率善”,是千人前的固定加词。率善,向善之意。

且渠部的酋大拔若能五十上下,平时的伙食应该不错,油光满面,体格富态。

莘迩问他道:“我闻你祖上曾任匈奴的且渠官,因是部以此名,是这样么?”

拔若能答道:“是,下官祖上,昔尝世嗣且渠之官。”

且渠是匈奴的官称,不是很高的官职,地位偏低,当时附属、奴从匈奴的部落酋率中,不少任的都是此官。拔若能说话的时候,便如唐人叙及自家门第时一样,语气里带点骄傲的成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