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趣阁> 其他类型>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 171 章

第 171 章

一点点遇上了赵不息的运气,才给她们铺出来的光明未来。

这个黑石学堂咸阳分校教授的东西和河内郡内的黑石学堂有着很大差距。

学堂中有几个学生年纪已经二十多岁了,甚至已经考了好几次选拔官吏的考试,只是一直都没有考中。

秦朝选拔小吏主要有三条标准。

一是家里要有些家资,穷人不能当官。史上的韩信就是因为穷所以“不得推择为吏”。二是要会书写、懂法律。三是年龄要在壮年,也就是十七岁以上。

当然这些主要是选拔基层小官吏的,等级高一些的官员主要还是靠世袭和推举。

愿意将孩子送到黑石学堂读书的小官吏本身自己的官职就不够高,没有推举官吏的资格,他们的孩子想要当小官吏就要“会书写、懂法律”,也就是要考试。

咸阳身为当今的秦朝都城,想要在这里选上官吏的难度可比河内郡高多了。在河内郡,只要能书写,略通秦律就能成为小官吏,在咸阳就不太行了,咸阳是如今秦朝的都城,整个秦朝最顶尖的人才都汇聚在这里,竞争激烈多了。

一些小官吏的孩子为了还能继续当官吏而不是沦落为寻常黔首,就只能拼命卷了。

可当一个考试到了需要卷的地步以后,那就比的不只是对秦律的熟悉了。

朝廷只需要三个官吏,但是有三十个人来报名,那朝廷就能好好挑一挑了,要求会书写,那就要挑书写最好看的一个,要求要通秦律,那就要能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决断而不是只会干背的那个。

这时候就比较尴尬了,孩子考不过人家,难道自己就要眼睁睁看着自家阶级下滑变成普通黔首不成。

赵不息招收学生打的招牌就是“包教包过”,虽说大部分小官吏都不太相信,可还是有一部分急红了眼的家长相信的,把自己孩子送过来上课。

给这些人上课的人就是陈平。

陈平已经进入了秦朝廷为官,并且靠着赵不息的“亿”点点支持和自己本身的能力,短短大半年时间就已经做到了侍御史的职位,再往上就是御史中丞,而后便是御史大夫。

如今的御史大夫就是右丞相冯去疾的儿子冯劫,若是日后李斯有个万一,冯去疾就会接任李斯成为左

章节目录